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行。僑析 生:《京津拳匪紀略》。 連義和團行軍出動的儀式,也是照搬中國戲劇舞臺上的場面:〃大師兄身穿黃靠,頭包黃巾 ,馬如飛,黃令旗招展,人皆讓路。〃杜某:《庚子日記》,載《義和團史料》。 所謂〃靠〃,是京劇中武將的服飾,為 了加強舞臺造型的裝飾性,〃靠〃上還插著花哨的小旗,戰鬥時隨著舞蹈動作的旋轉,小旗 飛舞,煞是好看。於是,義和團的將領也是這種打扮……〃拳眾中,有背插四旗如劇中戰將 者〃。而〃披髮而金箍者〃,顯然是裝扮成了孫悟空。更有甚者,〃有團自稱豬八戒者,刀 劍皆不用,竟以拾糞之耙,旋舞如飛〃。至於〃塗脂抹粉〃並且梳起兩個朝天小辮兒的,為 京劇中童子的標準扮相,比如《空城計》中陪同諸葛亮在城樓上彈琴的那兩個心裡發虛渾身 冒冷汗的琴童便是……〃每團出隊,先以二童子為前導,雙丫直裰且有塗脂抹粉者〃。 黃曾源:《義和團事實》,載《義和團運動史料叢編》。 義和團的隊伍中,還有引人注目的女兵,這便是源於天津的著名的〃紅燈照〃。史料稱,天 津紅燈照,〃皆十###歲處女為之〃。這個年齡的姑娘正是處在無論穿什麼都耐看的好年華 ,更何況自從加入了義和團,師兄們便把她們認真地打扮起來,以顯示〃中國女人的風采〃 :個個頭裹紅巾,腰扎紅帶,絳色褲褂,大領雙臉鞋,頭巾上寫〃協天大帝〃四字,紅兜肚 上寫〃護心鏡〃三字。走路時左手持紅巾,右手持紅扇,亦有提紅燈者,沿街走來如舞蹈狀 ,前後有力士護衛。〃紅燈照〃的首領之一是個叫〃翠雲娘〃的姑娘,江湖賣藝出身,在上 海街頭表演的時候被洋人巡捕抓去,在租界的牢房中受到侮辱,她對洋人的仇恨比任何一位 紅燈照都深,於是她的打扮也更不一般:〃周身錦緞,衣履一碧,雙足纖小,貌益豔麗。〃 紅燈照的姑娘們敢作敢當,她們高舉著寫有〃守望相助〃四字的大旗上都明確標出〃某村 某鋪〃的地址,她們要讓世人一看就知道這群〃不愛紅妝愛武裝〃的女子們來自何方。 封建社會里,〃女人下賤和汙穢〃的觀念使帝國底層婦女始終掙扎在非人的生活狀態中。終 於有這麼一天,她們,年輕的、對未來生活還沒有完全絕望的,甚至依稀有著美好想像的貧 苦女子們,終於有了和男人平起平坐的機會。她們可以宣洩自己的情緒,表現自己的勇氣, 可以不再受肉體的飢餓和欺侮、精神的壓抑和束縛,可以有生以來第一次感覺到是一個〃人 〃。於是,她們紛紛不顧父母的拼死反對,結伴衝出家門,融入到那個驚心動魄的歷史時代 之中了……〃津郡女子多有練習紅燈照者,父母不能禁,常夜半啟門,不知所往。有數日始 返,有一去不復返,其返者,詢何往,則曰至外洋焚洋樓也。〃佚名:《天津一月 記》,載《義和團》。這些年輕的姑娘們經歷了中國歷史上最奇特的時光,她們光 彩照人的青春活力和極其悲慘的命運結局,凝固成帝國曆史上一段永遠說不完憶不盡的悽美 往事。 紅燈照的女子們和義和團的年輕農民們,他們所能得到的關於人生、關於是非、關於信仰的 〃教育〃和〃啟發〃幾乎都是來源於中國戲劇中的故事和人物。 中國擁有世界上人數最龐大的戲劇觀眾,同時,也擁有世界上人數最多的戲劇〃演員〃。 中國人有在其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面〃做戲〃的強烈本能和能夠不自覺地生動到細微之處的優 秀的〃演技〃。 中國的戲劇藝術發源於何時,是一個很難考證明白的問題。按照一般理論的說法,中國戲劇 的產生晚於希臘的悲劇和印度的梵劇。關於中國戲劇的起源眾說紛紜,或說出於巫,或說出 於優,或說出於傀儡,有人甚至說中國的戲劇不是〃土產〃而是來源於印度。無論如何,戲 劇從發端來講來自於民間,它從誕生之時起就是為了娛樂大眾,因為它比任何藉助文字的藝 術形式更能接近大眾和被大眾所接納。漢代以前,中國的農夫就已在農閒的時候〃自編自娛 〃了,農夫們的〃演出〃中已經出現了〃人物〃和〃情節〃,不再單單是某種祈禱的形式。 漢代的宮廷出現了〃弄參軍戲〃,是一種歌舞和雜技混合的表演。南北朝時出現了〃踏謠娘 戲〃和〃大面戲〃,所謂〃大面〃就是面具,至今京劇行當中依舊把面具叫做〃大面〃,而 戲曲的臉譜正是從〃大面〃演變而來的。隋唐五代時期,中國戲劇的演出更加繁榮多樣,後 唐莊宗皇帝就是一位戲劇〃愛好者〃,經常粉墨登場,還給自己取了個〃藝名〃,叫〃李天 下〃。唐宋兩代,〃話本〃、〃百戲〃、〃鼓子詞〃、〃影戲〃、〃雜劇〃等應有盡有。元 代的〃雜劇〃無論是劇本的文學性和舞臺的表演性,都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