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騎在駁獸上,荀彧騎著一匹馬,兩人並肩而行,一邊欣賞著草原上的景色,一邊隨口閒談。
自從荀彧決定和劉辯進行交流以來,兩人的關係漸漸的有了變化,敵對少了,默契多了,雖然爭論還時有發生,卻不再是針鋒相對。
“陛下,在狼居胥山已經住了快一個月,再不走,給養就要用完了。”
劉辯斜睨著荀彧,不以為然。“有我在,還擔心沒吃的?”
“可是天天吃肉,腸胃不適啊。”荀彧解釋道:“五味調和,方有益身心,沒有菜吃,臣的嘴裡全是泡,食不甘味啊。”
“活該,誰讓你那麼矯情,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劉辯聳聳肩,哈哈大笑:“我跟你說,吃魚膾的要點不是醬,而是魚肉中有一種東西可以補蔬菜不足,容易上火的弊端。這種東西不耐高溫,一旦煮熟就會被破壞掉,所以只能生吃。至於醬,不過是為了去其腥味,本來就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你們把醬當成了關鍵,不是本末倒置嗎?”
“有這種事?”荀彧很意外:“那臣豈不是……”
“白遭了一回罪。”劉辯接上了荀彧的話頭,得意的壞笑道:“你算是運氣好,境界原本就不錯,得了玄冥海充沛的元氣滋補,沒讓你死在玄冥海。”
荀彧後悔莫迭。
“真正的智慧不在書裡,而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劉辯哈哈一笑:“你們自以為讀了幾本書,是所謂的智者,卻不知道一葉障目,不見青天。與世間萬物蘊含的道理相比,儒門收藏的那些經典何足道哉?儒門可亡,天地常在。”
第394章 人心渙散
>;
荀彧不服氣的反問道:“依陛下之說,那讀書豈不是沒用了?”
“你不要亂說,我從來沒有說過讀書無用。”劉辯眼睛一瞪:“我只是反對你們那種讀書方法。更反對你們為了自己的需要,不惜歪曲古人言論的卑鄙行為。一方面講究師法家法,一方面又肆意篡改文字,甚至毀真而造偽,混淆視聽,這種事都做得出來,還能再不要臉一點麼?”
荀彧氣苦,卻又無話可說。劉辯說的這些事,儒家的確沒少做。不管目的是什麼,造偽、篡改典籍,的確是儒家諸多擅長的手段之一。這世上有多少偽書,連荀彧自己都說不清。用劉辯的話說,儒家以傳道授業為標榜,其實幹的是和道家一樣的愚民政策,因為這些所謂的學問都是應運而生的,是死是生,是興是亡,決定權只在某些人的手中。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讖緯,也就是說謂的內學。
讖緯也就是各種謠言,或者美名其曰預言,古來有之,但真正成為一門學問卻是漢儒的傑作。從董仲舒講天人感應開始,讖緯漸漸成型,到王莽代漢,讖緯正式成為一種強大的武器,甚至光武帝也不得不借重對讖緯的解釋來強化自己奉應天命的合法性。
等光武帝成了皇帝,他知道讖緯是一柄雙刃劍,就刊定了讖緯的定本,不準天下人再造新的讖緯,並且希望能給讖緯一個理論。雖然遭到了真正的儒生強力反對,光武帝還是把這件事做了。不過效果如何,只有天知道,在編定的過程中,就有人不斷的加入自己擬定的讖緯,後來讖緯成為一門神秘的學問,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這就是學術造偽的弊端。當所有人為了利益可以無視真偽,信口雌黃的時候,學術也就尊嚴掃地。
荀彧連聲嘆息。心裡很不是滋味。
“荀彧,你說戲志才現在應該在幹些什麼?”
“臣……算不出來。”荀彧猶豫了片刻:“陛下,如果他孵化出了鳳卵,又奪取了剖鯀吳刀,陛下還能製得住他嗎?”
劉辯笑了,瞥了荀彧一眼:“不告訴你。”
荀彧無奈的轉過頭,翻了個白眼。心裡卻鬆了一口氣。劉辯雖然不肯說,但是從他的神情來看,他是有把握的。荀彧好奇的是他的底氣從何而來,他根本不知道鳳鳥有多麼強大,他也不知道剖鯀吳刀究竟有什麼樣的威力,何以肯定自己就能戰勝戲志才?
是因為戲志才瘋了。還是因為他瘋了?
“你說,如果袁紹失去了鳳卵,山東的形勢會有什麼變化?”
荀彧思索片刻,眼神越發焦躁。“沒有了鳳卵,袁紹在道義上的號召喪失,只能以力服人。想來……山東會烽火連天了。”他長嘆一聲:“山東乃國家糧賦根本,如此一來。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死在戰亂之中。陛下,你一點也不憐惜他們嗎?”
“我憐惜他們?”劉辯眉毛一揚,冷冷的說道:“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