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顯地不一樣。有人曾作過調查,發現同是四歲幼兒,都是表述星期天的生活,缺乏語言訓練的孩子;說了112句,共11段,還不能把事物之間的關係和事情的主題交代清楚。而受到老師較多的語言訓練的孩子,只用二、三十句話,就抓住了主要情節和各情節之間的關係,語句簡練,表達系統,並且基本上沒有不必要的廢詞和拉長聲的語病。

許多心理實驗和研究都表明,幼兒言語的發展是幼兒整個智力發展的基礎,是幼兒接受各方面教育的前提。因為,正是由於言語加入幼兒的認識過程,才使感知物件被知覺得更清晰、完善,使得注意有意性更強,想象具有更大的獨創性,抽象邏輯思維也得以萌芽、發展。也正是由於言語能作為人們交際的工具,傳達思想的中介,老師與幼兒間的交往,無論是知識技能的傳授,還是道德品質的培養,才可以成為可能。因此,為了幼兒言語的發展,更為了幼兒整個智力的發展,使他們接受更多的知識、技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在兒童言語發展的關鍵期——幼兒期,我們還是拋棄“自然”

說,重視幼兒言語的培養吧。

幼兒的言語 第二章:幼兒言語發展的特點幼兒言語的發展,可以從語音、詞彙、語法、口頭表達能力等四方面來分析。

(一)語音。

幼兒語音水平是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提高的。三至六歲是幼兒語音發展最重要、最迅速的時期。三歲左右的幼兒,由於聽覺不夠靈敏,還不能區分差別較小的聲音;同時,他們的發音器官的發育尚未完善,控制發音器官的能力較差,還不會運用發音器官的某些部分,所以有不少聲音發不準。

如:常常把需要用舌根的不送氣塞音“g”、“k”,發成舌尖音“d”、“t”,從而出現把“哥哥”說成“得得”的現象;常常把需要用舌尖後位的“zh”、“ch”、“sh”,發成舌尖前位的“z”、“c”、“s”或是發成舌面的“j”、“q”、“x”,從而出現把“老師”叫成“老西”,“吃飯”

說做“七飯”的現象。幼兒對於“n”、“l”;“r”、“l”;還有“h”、“f”也常常分不清,從而把“奶奶”叫做“來來”,把“真熱”說做“真樂”,把“灰塵”說成“飛塵”。

四歲以後,幼兒由於聽覺靈敏性的發展,發音器官的逐步完善,逐漸能夠控制發音的部位,在正確的教育和訓練下,他們能基本掌握本民族語言的全部語音,只有個別幼兒對個別較難發的音,仍感到困難。到六歲,幼兒的發音,一般已沒有什麼問題,他們不僅能正確地發出詞音,而且能按語句的內容調節自己的音調,能清楚準確地發出四聲。如果這時的幼兒,還有發音不清的情況,就是屬於特殊現象了,應該進行專門的檢查和治療。

(二)詞彙。

幼兒期,也是兒童掌握詞彙最關鍵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幼兒掌握的詞彙的數量和質量都發生很大的變化。

首先,幼兒掌握的詞彙數量增加很快。一般地說,三歲幼兒掌握八百至一千個詞,四歲幼兒可掌握一千六百至二千個詞,五歲時可增加到二千二百至三千個詞,六歲時可掌握三千到四千個詞。

其次,幼兒掌提的詞類範圍,迸一步擴大。在三、四歲幼兒所掌握的詞彙中,絕大多數是名詞、動詞,還有部分形容詞。到五、六歲,形容詞大量增加,其他各詞類如副詞、數詞、量詞、連線詞、前置詞等也逐漸被掌握、使用。到幼兒末期,人類言語活動中最基本的一些詞類,在幼兒言語中,都可以找到。當然,幼兒詞彙中,虛詞僅僅佔很小的比例,遠遠不能與學齡兒童相比。

再者,幼兒掌握的詞彙內容不斷豐富、加深。學前兒童詞彙的發展,不僅表現在數量的增多,詞類的擴大上,而且也表現在內容的豐富與加深上。一方面幼兒掌握的每一個詞本身的概括性逐漸增長,例如“桌子”、“蘋果”,不但包括了各種各樣的桌子和蘋果,而且包括了桌子和蘋果的某些一般屬性;另一方面幼兒掌握抽象性、概括性較高的詞彙數量逐漸增加,比如,在過去幼兒只掌握“老虎”、“獅子”、“狗熊”、“猴子”等詞,現在則掌握了概括這幾種東西的詞,即“動物”;過去只掌握“皮球”、“娃娃”、“汽車”

、“跳繩”等詞,現在則掌握了概括這些東西的詞,即“玩具”。當然,和成人相比,幼兒對詞義的掌握,還是不夠豐富和深刻的。對多義詞,幼兒通常只能掌握其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意義,對詞的轉義,還幾乎不能掌握。高階詞彙在幼兒掌握的詞彙中,也還是較少的,而且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