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這種孩子又怎能有思維的靈活性呢?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的研究認為,兒童的獨立思考和勇於創新精神與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是直接相關的。歷史上有成就的、思維靈活的科學家、文學家,在兒童時代,無一不具有獨立思考和勇於創新的精神。如舉世聞名的愛迪生、居里夫人、魯迅、高爾基等等,都是如此。所以,我們應該積極提倡幼兒敢於獨立思考,而不輕附眾議;敢於探索、創新,而不拘泥於傳統思維習慣的精神。對於那些已經表現出了一定的獨立思考精神,勇於提出與眾不同的想法及別出心裁的主張的孩子,更是要積極給予鼓勵,充分給予肯定。

第三,引導幼兒多角度思考問題。引導幼兒多角度思考問題,就是使幼兒能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同一問題,從不同途徑、不同渠道尋求解決同一問題的多個答案。這種做法能有力地促進幼兒思維多端性的發展,使幼兒的思路越來越開闊,暫時神經聯絡越來越廣泛,因之,對於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各科教學和日常生活中,我們都不應忽視引導、訓練幼兒思維的多端性。比如,自由活動、外出散步時,可以問問幼兒:“長方形積木可以派哪些用場?”“羽毛球擱在樹枝上了,有哪些辦法可以把它弄下來?”上語言課時,出示一張圖片,要求幼兒用不同的語言進行描述;給幼兒講一個故事的開頭,請幼兒各自續編情節的發展等。這些方法都能充分地調動幼兒思維的積極性。

第四,啟發幼兒靈活運用已有知識。啟發幼兒靈活運用已有知識,不僅能使已有知識更加鞏固、紮實,接受新知識更加迅速、容易,而且能使幼兒知識的遷移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鍛鍊,因此,它也是培養幼兒思維靈活性的重要方面。在教學和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積極地為幼兒靈活運用舊知識而創造條件。當學了磁的效能後,可以請小朋友幫“老奶奶”找一找掉在地上的針;學過“2”、“3”、“4”、“5”的組合分解後,讓小朋友自己來給“6”、“7”、“8”、“9”組合、分解;學過10以內加減法後;要求小朋友以最迅速的方法;從9條“小魚”中拿出七條“小魚”;待裝飾畫課學過對邊折找中心的知識後;在計算課講“等分”

之前,也可先請小朋友平分方形紙,平分蛋糕,以至平分香蕉;常識課學過“透明”的知識後,語言課可要求幼兒不用“明亮”、“晶瑩”,而用另一個意義相近的新詞,來形容玻璃窗。久而久之,幼兒的思維就能越來越靈敏,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此外,讓幼兒做一些智力遊戲,如“對著說”、“詞語接龍”、“什麼東西洗洗吃?”等等,也有助於促進幼兒思維靈活性的發展。

幼兒的言語 第一章:談“孩子大了,自然會說話”

在幼兒園,有的老師很重視幼兒言語的培養,透過各種方法,努力提高幼兒言語的水平;有的老師卻不以為然,認為:“小孩大了,自然會說話,沒有重視的必要。”

誠然,孩子出生後,只要他的大腦和言語發音器官、聽覺器官都健全、完善,並且是生活在人類社會之中。可以經常與成人交往,那麼即使沒人有意識地教他們,他們也能學會說話。古代的孩子是這樣,現代的孩子也是這樣;城市的孩子是這樣,農村、山區的孩子也是這樣,這是事實。但是,孩子生活在文化發展水平不同的時代、地區,生活在給予他們語言訓練多少不同的家庭、幼兒園,孩子的言語發展水平是不同的,這也是事實。我們曾對城市和農村幼兒園的中、大班幼兒,進行過言語發展水平的小測查,結果表明:從詞彙看,城市幼兒園的幼兒,遠較農村幼兒園的幼兒豐富、生動,如看圖講述時,前者能說:“這是春天的一個睛朗的早晨,藍藍的天上飄著白雲。”“在公園的中央,有一個大花壇,花壇裡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有紅的、有黃的、有白的、有粉的,多美麗!”而後者,絕大多數只能說:“這是早晨,天上有云彩。”“公園裡種著各種顏色的花,真好看。”與前者相比,語彙明顯地顯得平淡、枯燥,缺乏生氣和美感;從句子結構來看,前者基本上都是複合句,甚至不少人用了反映較複雜的邏輯關係的偏正複句,句子完整、連貫,層次明確、清楚,而後者一般句子較短,不連貫,帶有很大的情景性;從說話習慣看,前者喜歡說話,說話時也大膽、自然,聲音清楚、響亮,而後者則有許多幼兒不愛說話,說話時,聲音小,含糊不清,眼睛望天或看地,手揪衣角或玩釦子。就是在城市幼兒園裡,我們也不難發現,老師重視不重視幼兒言語的培養,是不是與幼兒經常交談,幼兒語言發展水平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