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計算機和大型機連線起來。詹姆斯·卡那維諾面臨的重大挑戰便在於振興IBM的PC產品。
卡那維諾計劃剝離出一個新的部門,用來專門從事PC硬體的開發與生產,從而達到合理化、效率化經營的目的。卡那維諾的這一做法可以使得IBM從個人系統、工作站與軟體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卡那維諾相信,這樣可以造就一個更有效率的組織機構,公司的生產成本也會隨之降低。與此同時,卡那維諾還計劃每年數次向公眾展示新產品,透過各種商場進行銷售,並向客戶提供應有盡有的軟體——即使它們不屬於IBM公司的經營範圍。為了對競爭對手的行動做出快速的反應並抓住市場機遇,這樣的經營自主權被認為很有必要,而且避免了與IBM的官僚主義發生正面的交鋒。
危機
1993年1月25日,約翰·埃克爾斯宣佈,他將辭去公司董事長與CEO的職務,他事實上已失去了董事會的信任。而在1月中旬,埃克爾斯似乎還要堅持到公司渡過危機,至少堅持到公司慣常的退休年齡(60歲),那應該是1994年的12月。但1992年公司億美元的鉅額虧損改變了他的決定,而且投資者與公眾的壓力也加劇了公司高層管理者的變更。1992年第四季度,事態發展得格外令人震驚——在歐洲市場上,IBM的銷售乏力,其小型計算機與大型機的銷量均驟減。籍此,IBM的公司股價跌至17年來的最低點,每股不足46美元。
公司運營的其他方面也加快了IBM “墮落”的步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主機的中央處理系統與儲存系統(公司業務的精華部分)的銷量也在萎縮。
IBM控制全球500億美元的主機市場曾達25年之久。但1992年,在全球主機總銷售額增長2%的情形下,IBM的該項收入反而下降了10~1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IBM在主機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阿姆戴爾公司(Amdahl Corporation)與優利公司(Unisys Corporation)的銷售額卻分別增長了48%與10%。
IBM:刪繁就簡,衰落巨人重振雄風(4)
在新機型的開發上,IBM也明顯地落伍了。例如說IBM仍在使用老的390系列,而其效能早已不及新型計算機。無論在絕對功能上,還是在相對價格上,競爭對手們的機型都要優於IBM的老產品,尤其是他們的單機價格僅僅是IBM的1/10或更少。舉個例子來講,購買一臺IBM的主機,使用者需要為每個MIPS支付10萬美元。所謂MIPS,即每秒鐘執行100萬個指令,是用來衡量計算機效能的粗略指標。而提供同樣效能的惠普計算機的每個MIPS則僅需萬美元,而且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的NCR部門出售的價格為1 250萬美元的計算機的功能要優於IBM價值2 000萬美元的ES/9000處理器。
在一些商業報刊上,例如在《華爾街日報》上,IBM利用一系列的整版廣告為主機展開辯護,並抨擊過分看重MIPS的做法:
圍繞主機的一個主要問題在於成本。通常是將每個MIPS的價格與每個微機處理系統的成本進行比較,結果以此為基準進行比較的輸家往往是主機,但是……每個MIPS的價格只是一個很表面化、意義不大的衡量標準,真正的問題在於功能。今天,人們對資訊的要求需要透過嚴密的網路系統管理來實現,24小時的連續服務、高效且大規模的儲存以及有效的資訊保密系統才能滿足人們的資訊需求。MIPS自身並不能夠提供這些功能,但IBM的主機已裝載了以上功能,而且比現行所有微處理器的功能都要完備。
1993年3月24日,51歲的小路易斯·郭士納(Louis )被任命為IBM新一屆的CEO。尋找埃克爾斯繼任者的活動持續了兩個月,在此期間,各種媒體對此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並做出了諸多的推測,但最終這一職位授予了一個“外人”,這也確實令公眾一片譁然。郭士納過去是RJR納貝斯克(RJR Nabisco)的董事長兼CEO,納貝斯克是一家在食品與菸草行業赫赫有名的大公司,可以說與計算機行業風馬牛不相及。況且,IBM一直以從自己人中選拔人才而驕傲,例如說,約翰·埃克爾斯以及IBM大部分的管理人員都是終身員工,因此,並非所有的分析人士都贊同郭士納是埃克爾斯繼任者的最佳人選,但大多數人並沒有批評董事會跨出IBM的大門尋找繼任者的這一做法,只是有些人對於超越計算機與高科技行業的範圍去招聘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