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可是,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宋高宗一心求和,他以“金字牌急遞”送來一道“措置班師”的指令,迫使岳飛班師南歸。後來,秦檜又根據金兀朮“必殺飛,始可和”的要求,於1142年1月27日,把岳飛殺害了。這是歷史的一個悲劇。
岳飛給後代留下來的是他一生悲壯的業績,還有一首悲壯的詞,那就是著名的《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儘管學術界對這首詞的作者還有爭論。但是,這首詞的內容卻是岳飛思想的真實寫照。它抒發了岳飛對祖國的熱烈情懷;表達了他不收復故土決不罷休的沖天壯志;道出了他不辜負中原父老期望的決心;從這首詞,也可以看到岳飛悲憤的心情和對時局的擔心。岳飛雖死猶生,雖去猶存。八百多年來,他的高尚氣節,剛直不阿的優良品質,一直是中華民族的一種鼓舞力量!這首《滿江紅》也成為千古絕唱,尤其是在中華民族危難的時刻,它鼓舞著無數的志士走上疆場!
三十六、從印章、捶拓到活字
──印刷術的發明
奚椿年
在印刷術發明以前,書籍的流傳全靠手抄。薄薄的一本書,從頭至尾抄一遍,很不容易,如果卷帙浩繁,要抄的書又多,費工費時就更可想見了,所以手抄書的流傳侷限性很大。
打破這種侷限性的是什麼呢?是印刷術的發明。
大家知道,我國在漢代就有了紙,在這之前的商代,人們就在使用墨了。出土的甲骨文表明,那上面的文字有一些就是在刻後用墨塗上去的。還有筆,據郭沫若在《奴隸制時代》一書中說,也是在商代,人們就已使用了紙、筆、墨,這是印刷時必用的。因此我們可以把這三樣東西看作是印刷術發明的物質條件。
印刷術發明的技術條件,則是從印章和拓石啟發來的。印章的出現,大約在周代以前,最初是作符信用的。人們在竹木簡上寫了字,用繩子捆好,並在繩子打結處塗上一層泥,叫封泥,然後在封泥上蓋印,就象現今的信在寄出前才封口一樣。所以這種印章也叫印信。印信在戰國時已使用得很普遍。東周洛陽人蘇泰,遊說六國合縱攻秦,六國同意,史書上記載六國都拜他為相國(宰相),他衣錦還鄉時佩帶了六國的相印。那時的印章,有的是玉質,有的是銅質,後人曾從戰國墓裡得到過銅印若干枚。秦漢到魏普南北朝時,印的使用更風行一時,而且不單印在封泥上,也有印在紙上的。此外,木印也出現了。後來,人們又把文字刻在木頭上,相當於今天的木頭戳子。東晉時候,大的印章有四寸見方,上面刻著一百二十個字,已經是一篇短文了。
拓石起源也很早。“石”即石刻。在唐朝初年陝西鳳翔縣掘到戰國時的石鼓十個,每個高約三尺,直徑一尺多一些。每個石鼓上面各刻一篇有韻的田獵詩。此外,到秦代,秦始皇好巡遊刻石,這些刻石形狀象饅頭,四面都刻有文字。至漢代,由於漢武帝提倡儒學,儒家的經典傳抄的人日多,經文相當混亂。在東漢嘉平四年(公元175年),經當時黃門侍郎蔡邕奏請靈帝同意,組織人將經文校正後刻在石頭上。石頭是碑形的,共有四十六塊,立於太學門外,作為經文的標準本。有了經久的標準本,於是不少人便進行摹寫、捶拓。所謂捶拓,就是把紙浸溼,鋪在石面上,用軟刷子輕輕捶打。由於石碑上的文字是凹下去的陰刻,所以紙經捶打後,文字部分的紙也凹了進去。這樣再在紙上刷上墨,揭下來,紙上就印出黑底白字來了。這也叫“拓石”,或叫“拓本”。
不管是印信還是捶拓,都有個共同的特點:你要取得文字,可以不用手抄。這原理與後來的印刷相近,所以可以看作是印刷術發明的先導。
不過,印信太小,上面所刻字數也極有限;石頭長可刻字多一些,但太費工。能不能取長補短,在這基礎上作一些改進呢?於是人們想到使用木板,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採用印信和石刻的捶拓方法把文字影印出來。這樣印刷術就發明出來了。由於文字是雕刻在木板上的,所以叫雕板印刷。
雕板印刷的具體過程是這樣的:先把木頭鋸成一塊一塊大小一律的板子,使之平滑,然後在一張薄紙上寫字,反貼在板子上,用刀雕刻成文字凸起來、其餘部分凹下去的陽文,再刷上墨,鋪上紙,用軟刷子在紙上輕輕地刷過,揭下來,紙上就有了白底黑字。一本書的字數自然是相當多的,所雕的板也不止一塊,每一塊都照這種方法刷印成文。全部印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