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書《王子侯表》,何以此書又得載入乎?此其為例不純者也。
又如伏完乃伏湛七世孫,襲封不其侯,見於《湛傳》及《皇后紀》者甚明。惟袁宏《漢紀》有建安元年封董承、伏完十三人為列侯之文,範史誤採入《本紀》中。
方不加考辨,於伏湛下既書侯完嗣爵,而孝獻時諸侯表內又別出一列侯伏完,殊為復舛。又《皇后紀》稱完為屯騎校尉,建安十四年卒,子典嗣。是曹操弒伏後時完已先卒,故史但稱操殺後兄弟宗族而不及完。方乃誤以為曹操所誅國除,而於侯典一代竟不列入。又如漢壽亭侯世但稱壽亭侯,沿習舊訛,未能糾正。此其考核偶疏者也。又漢制以太傅至將軍為五府。自大將軍、車騎將軍、度遼將軍以外,其餘雜將軍號隨時建置,見於紀傳者尚多。乃於《百官表》內概不之及,頗傷闕漏。此其採摭之未備者也。凡此數端,皆為所短。要其經緯周密,敘次井然,使讀者按部可稽,深為有裨於史學。《豐城縣誌》稱方作是書,自題其堂曰“補史”。其深自矜重,殆亦非徒然矣。
△《兩漢刊誤補遺》·十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宋吳仁杰撰。仁杰有《易圖說》,已著錄。是書前有淳熙己酉曾絳《序》,稱仁杰知羅田縣時自刊版。又卷末有慶元己未林瀛《跋》,稱陳虔英為刊於全州郡齋。殆初欲刊而未果,抑虔英又重刊歟。舊刻久佚,此本乃朱彝尊之子昆田抄自山東李開先家,因傳於世。據其標題,當為劉攽《兩漢書刊誤》而作,而書中乃兼補正劉敞、劉奉世之說。考趙希弁《讀書附志》,載《西漢刊誤》一卷,《東漢刊誤》一卷,稱劉攽撰。《文獻通考》載《東漢刊誤》一卷,引《讀書志》之文,亦稱劉攽撰。又載《三劉漢書標註》六卷,引《讀書志》之文,稱劉敞、劉攽、劉奉世同撰。又引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別本題公非先生刊誤。其實一書。徐度《卻埽編》引攽所校《陳勝》、《田橫》傳二條,稱其兄敞及兄子奉世皆精於《漢書》。每讀,隨所得釋之,後成一編,號《三劉漢書》。以是數說推之,蓋攽於前後《漢書》初各為《刊誤》一卷,趙希弁所說是也。後以攽所校《漢書》與敞父子所校合為一編,徐度所記是也。然當時乃以攽書合於敞父子書,非以敞父子書合於攽書,故不改敞父子《漢書標註》之名,而《東漢》一卷,無所附麗,仍為別行,則馬端臨所列是也。至別本乃以攽書為主,而敞、奉世說附入之,故仍題《刊誤》之名,則陳振孫所記是也。厥後遂以《東漢刊誤》並附以行,而《兩漢刊誤》名焉。仁杰之兼補三劉,蓋據後來之本,而其名則未及改也。
《文獻通考》載是書十七卷,《宋史·藝文志》則作十卷。今考其書,每卷多者不過十四頁,少者僅十二頁,勢不可於十卷之中析出七卷。而十卷之中補前漢者八卷,補後漢者僅二卷,多寡亦太相懸。殆修《宋史》時已佚其七卷,以不完之本著錄歟。劉氏之書,於舊文多所改正,而隨筆標記,率不暇剖析其所以然。仁杰是書,獨引據賅洽,考證詳晰,元元本本,務使明白無疑而後已,其淹通實勝於原書。雖中間以“麟止”為“麟趾”之類,間有一二之附會。要其大致,固瑕一而瑜百者也。曾絳《序》述周必大之言,以博物洽聞稱之,固不虛矣。
△《三國志》·六十五卷(內府刊本)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壽事蹟具《晉書》本傳。松之事蹟具《宋書》本傳。
凡《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吳志》二十卷。其書以魏為正統,至習鑿齒作《漢晉春秋》,始立異議。自朱子以來,無不是鑿齒而非壽。然以理而論,壽之謬萬萬無辭。以勢而論,則鑿齒帝漢順而易,壽欲帝漢逆而難。蓋鑿齒時晉已南渡,其事有類乎蜀,為偏安者爭正統,此孚於當代之論者也。壽則身為晉武之臣,而晉武承魏之統,偽魏是偽晉矣,其能行於當代哉?此猶宋太祖篡立近於魏,而北漢、南唐跡近於蜀,故北宋諸儒皆有所避而不偽魏。高宗以後偏安江左近於蜀,而中原魏地全入於金,故南宋諸儒乃紛紛起而帝蜀。此皆當論其世,未可以一格繩也。惟其誤沿《史記》《周》、《秦》本紀之例,不託始於魏文,而託始曹操,實不及《魏書敘紀》之得體。是則誠可已不已耳。宋元嘉中,裴松之受詔為注,所注雜引諸書,亦時下已意。綜其大致,約有六端:一曰引諸家之論以辨是非,一曰參諸書之說以核訛異,一曰傳所有之事詳其委曲,一曰傳所無之事補其闕佚,一曰傳所有之人詳其生平,一曰傳所無之人附以同類。其中往往嗜奇愛博,頗傷蕪雜。如《袁紹傳》中之胡母班,本因為董卓使紹而見,乃注曰:“班嘗見太山府君及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