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出兩杯玫瑰紅色的冰鎮“卡拉卡狄”(一種粉紅色花衝的水,是努比亞人常喝的一種飲料。)請我們喝。

一位站在太陽陰影裡喝啤酒的美國人也熱情地邀請我們分享他的套間。

據說約有數萬人湧來此地,只為一睹2月21日凌晨太陽照到拉姆西斯二世臉上的壯麗景觀。很明顯,日本遊客佔很大比重,小高和我也總被誤做日本人,弄得我們不得不勞神去解釋亞洲只有中國才盛產一米八幾的大高個。黃昏時分,小高和我在納賽爾湖畔的落日餘輝裡認識了兩位日本姑娘,她們都是東京大學經濟系二年級學生。談笑間,其中一位將我相機頂蓋上的黑膠布一點點兒揭下,露出白花花的“Nikon”(尼康),我不禁勃然大怒。見我忿然,她忙用纖纖玉指將膠布復位,貼好按平,強作天真地追問我為什麼把相機、鏡頭、閃光燈上的日本牌號全貼起來。我面對尼羅河沒有回答,只對天發狠,有朝一日我要造最好的相機。

(四)

2月22日凌晨4點,我和小高匆匆起床,跑步直奔阿布森貝神廟。尼羅河畔的空場上已聚集了數不清的旅遊者,由於遊客甚眾,當地出動了軍隊協助警察維持秩序。

阿布森貝神廟是古埃及第19王朝法老拉姆西斯二世為崇拜太陽神於公元前1257年建造的。他是古埃及統治時間最長的君主,在位67年之久,還是位富於革新精神的外交家、建築家和軍事家。公元前1280年,拉姆西斯二世在卡迪什大敗敘利亞國王海蒂特後,簽訂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和平條約,並強娶敘利亞公主為妾。他把這件事和其他所有值得誇耀的業績一起刻在盧克索卡納克神廟的石壁上。

拉姆西斯二世在阿布森貝修了兩座神廟,大的為他自己,小的是為他的努比亞寵妃納費爾塔麗。他自己的神廟雕鑿在尼羅河西岸166米高的峭崖上,高31米、寬38米。

深60多米。神廟外矗立著四尊巨大的自身石雕,每座石雕像僅嘴唇就長達1米,其巨大可想而知。與其毗鄰的小神廟則小巧精緻,拉姆西斯二世與寵妃納費爾塔麗的二人雕像並肩而立,這是埃及歷史上僅有的國王與王后舉案齊眉。

身材等高的雕像。在古埃及眾多的國王和王后雕像中,王后身高一般不足國王身高的一半。因此,拉姆西斯二世還被公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早主張男女平等的領袖。

舉世聞名的拉姆西斯二世神廟具有極高的數學、天文學價值。幾千年來,每年只有2月21日(拉姆西斯二世生日)和10月21日(拉姆西斯二世登基日)清晨,太陽光準時直射神廟大門,水平穿過61米深的柱廊直抵隧道洞底,不偏不倚地照在端坐神廟盡頭的拉姆西斯二世石像上。人們稱這兩天為“太陽節”,2月太陽節是麥收的開始;10月太陽節是尼羅河漲水的結束。由此可見古埃及數學、天文學、建築學的文明程度。

60年代初,埃及修建阿斯旺高壩,庫區500萬人口被迫遷徙。為保護神廟不被水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動50多個國家捐資4000多萬美元,組織3000多位當代一流的科學家,採用瑞士人的方案將神廟切割成9一30噸的巨石1036塊,上移60米後重新組裝,搬遷耗時達5年之久。科學家們採用最新科技手段挽救了神廟,可終究留下了一個永世的遺憾:由於不可思議的誤差,從此太陽光照在拉姆西斯二世身上的時間由21日後移至22日,現代科學在數千年前的拉姆西斯二世的神威下黯然失色。

自從1900年尼羅河修建第一座水壩以來,水位的提高已迫使當地努比亞人四次大遷徙,但阿布森貝神廟始終是努比亞文明的集中體現。早在公元前600年,阿布森貝就取代衰落的古埃及成為埃及、非洲、努比亞三種文化混合繁榮的核心。努比亞人世代居住在用陽光烤制的土坯房中,房頂用泥上和草稈製成。從外觀看,所有房子都各不相同,牆壁上畫滿樹木、旗幟、雞和各種神像。在努比亞小屋的層層包圍中,最宏偉的建築是阿布森貝神廟外的拉姆西斯二世神像。從遠古延續至今每年兩度的“太陽節”不僅是對拉姆西斯二世的膜拜,還兼有捍衛努比亞黑人文化的色彩。

(五)

據協助警察維持秩序的軍官講,今天的觀光客應在2萬之眾,全為瞻仰神光。軍警奉命解下武裝帶,拉起兩道人牆,用警棍建立起法制的尊嚴。所有遊人全被攔在廟外,只有極個別身份顯赫的貴賓獲准進入。我猛然發現緩緩前進的貴賓中有一位白髮老者端坐輪椅之上,一位纖弱女人在沙地上吃力地推著輪椅。我靈機一動,主動衝上前,從她手中接過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