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裝軍官,不論大小就是軍閥了。

筆者記憶中,幼年時,曾知道我鄉的農村小鎮裡,出了個諢名叫做‘魏三鬧’的‘魏督辦’,他擁有槍兵二十餘人,為一鎮之長。他在當時的政治體制中,原是一個低階的民團(美國今日叫做militia)小隊長。想不到一次軍閥混戰中,他的上級都不見了,他就變成我們這一鎮的‘督辦’了。他可以隨意征夫、抽稅以自給。我們全鎮也仰賴他防盜、防潰兵,而與以由衷的擁護。後來政治秩序恢復了,新建的地方政權,動搖不定,對他既不敢、也不願強加管束。因此他這個督辦,仍然是我行我素,做其頗有生殺之權的小土皇帝。這就是筆者幼年所親見的一個軍閥細胞了。

從這些小細胞開始,大到一縣、一省,最大的軍閥像張勳、曹錕、吳佩孚、張作霖,可以擁兵數十萬,據地數省,做其督軍、省長、護軍使、巡按使,甚至把持中央政府,做其大元帥、大總統。那些沒有地皮可據的遊離軍閥,像孫殿英、馮玉祥,或由孫中山所招攬的一些失去地盤的滇軍、桂軍、川軍、湘軍,則四處就食,隨意倒戈,但他們既不服從上級,也不服從中央,更不受法令約束,而自得其樂,則本性不改也。

這種大至曹錕,小至魏三鬧的,大小不同型別的軍閥,據當時研究軍閥有成績的專著,和筆者個人的計算,在十二年之內(一九一六─一九二八),大致在三千人左右,他們所統率的槍兵,總共不下百餘萬。可憐的中國,就在他們這三千多個大小軍閥的混戰之下,而沒有亡國滅種,也真是個奇蹟。(參見‘孤軍雜誌’,和文公直著“近三十年民國軍事史‘,以及章伯鋒、李宗一主編’北洋軍閥‘,第一冊,頁一─一六六。)

因此本篇所謂‘皖系政權’,也就是漂浮在這種軍閥混戰的大湖之上的一隻由段祺瑞掌舵的破船,可是如上節所述,做為這個中央政府實際領袖的段祺瑞本人,卻沒個直屬的部隊和直轄的地盤。但是他和馮國璋二人卻是北洋系的元老,他們下面的省級軍閥,卻分別依附在他二人的旗號之下,逐漸變成黨同伐異的兩大派系,這就是後來的‘皖系’和‘直系’軍閥的來源了。因為段是安徽(皖)人;馮則是直隸(今河北)產也(兩系名稱亦另有說法,詳下文)。因此他們直皖兩系所控制的北京政府是什麼個東西,也就不言可喻了。

府院和國會的三頭馬車

記得不久之前,鄧公小平三起之後,某次曾在一公開場合,說明中國不能採用西方三權分立的議會政治。因為三權分立,實際上是‘三個政府’同時運作,行政工作,相互抵銷,效率太差,在中國斷不能施行,云云。當時棲身海外的社會科學家都難免暗笑小平太上。毛澤東那個土老兒,不懂啥叫‘人權’,鄧小平這個土老兒則不懂啥叫‘制衡’。

其實,鄧公如果是個史學教授,上臺講授早年中華民國政治史,他那套‘三個政府論’就完全正確了。袁世凱之所以要做皇帝,就是要把那行不通的三個政府變成一個政府。後來皖直奉三系政客把個北京政府搞得一團糟,也是因為那‘三個政府’的制度,在中國實在行不通之所致。

事有更可悲者,則是西方民主政府的三頭馬車,原是行政、立法和司法之三權分立也。‘院’指的是‘法院’,而不是‘國務院’。因此我們民國初年所搞的,事實上只是‘兩頭馬車’──‘府院’和國會,或行政與立法分立而已。他們把‘法院’一直當成個冷衙門,被遺忘得一乾二淨。因此在民國初年,中國所搞的只是個兩頭馬車,已搞得亂成一團,真正的搞起三頭馬車來,哪還得了?甚矣,議會政治之難學也。

二戰後國共內戰,中共大搞其統戰時,喊出最漂亮的口號就是要強迫老K搞三頭馬車、三個政府。可是等到人民中國一旦成立,他就收起三權分立的老口號,而另外搞其民主‘專政’的一個政府了。最近老江也認為,中國如果要再搞西方式的議會政治,十二億人民就要捱餓。據說臺灣今日弄得水深火熱,也有人要勸陳水扁總統去掉點禍水,並改名陳太平,那也是臺灣搞西方式的三個政府搞出了毛病的結果。今日尚且如此,一百年前的民國初年,那還用說嗎?歷史發展形勢如此,夫復何言。

所以議會政治行之於中國,直到目前為止,實在真是三個政府,一點也不錯。鄧子名言,只是言其在中國施行的特色而已,原無大錯也。根據歷史的經驗,老江的話,亦未始沒有道理也。不信我們試看本篇所談的黎段之爭,其關鍵便是這‘三個政府論’,在中國無法實行的例項,形勢比人強,非兩個老軍閥的二‘人’之過也。

皖系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