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沒錢沒槍。後因與唐繼堯有密約,始於起義前八天趕到昆明的。
這時唐繼堯原為雲南將軍,起義後改稱都督。是雲南一省之長。在那鴉片還在公開買賣之時,今日的金三角便是當時當年的雲南,真是一省富可敵一國。所以繼堯是個有地盤、有軍隊、有槍、有錢的實力派‘本省人’,不像蔡鍔,那個‘外省人’(恕我用兩個今日臺灣的流行術語),空頭將軍也。
當民四末季‘籌安會’的六君子和十三太保等活動正烈時,唐繼堯則暗地招納全國反帝賢豪,潛往昆明,共議倒袁大計。其時先蔡而往的計有李烈鈞、程潛、陳強、戴戡、方聲濤、王伯群、熊克武、但懋辛等人,皆一時人傑(見由雲龍‘護國史稿’)。──這是當時全國唯一的一個實力派反帝團體。此後反袁獨立的有八省之多,但那些都是雲南起義後的‘骨牌效應’。其中且有奉袁密令‘獨立擁護中央’的。
那時流亡在日本的孫中山先生和他的‘中華革命黨’,也在大呼反袁,但中山一群那時只是若干衣食難周的流亡革命黨,他們想搞聯日反袁,聲勢極小,算不得實力派。
所以邑明那時才是‘反帝’中心。當蔡鍔於十二月十七日抵達昆明時,滇方的軍隊、糧餉、軍火、計畫??????早經準備就緒。旋即以唐繼堯領銜與北京電戰數通,雲南省就正式宣佈獨立,反袁的號角也就響遍全國了。洪憲皇帝於一九二(年元旦登基,才摘了八十三天就煙消雲散了。──巧的是袁皇帝弄垮了歷時八十三天的辛亥革命。他自己的洪憲王朝也只存在了八十三天,也算是偶合的報應吧。
一九九五、十二、十八匆草於加州三藩市
洪憲皇帝的末日和護國運動的疑團
袁世凱想做皇帝的動機蓋始於辛亥革命。由一個當朝宰相,或統兵大將,乘亂篡位,在中華五千年曆史上,是有其一定的套路的。那就是乘亂抓權、抓軍,清除異己,培養死黨,然後水到渠成,逼宮,受禪做下一朝的開國之君。我國傳統戲劇裡,就有一個劇目叫‘受禪臺’,所演的便是可憐的漢獻帝,被逼向宰相曹丕讓位的故事。曹丕在受禪之後就變成為魏朝的開國之君魏文帝了。兒子做了皇帝,乃追封他那位皇帝未做成的爸爸曹操為魏武帝。但是天道好還,四十五年之後,公元二六五年,魏相司馬炎又逼魏主曹奐退位。自己受禪為大晉帝國的晉武帝,追封他那位‘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卻始終做不成皇帝的老爸司馬昭為晉文帝,晉武帝於公元二八一年滅吳結束了八十年的三國分裂之局。統一了長江‘兩岸’。但是這個新的‘打平天下’的統治者,卻是個渾球。不好好治國為人民服務,卻亂搞男女關係。他滅吳之後,竟將吳宮之內的江南佳麗五千人,據為己有,他的後宮美女竟增至萬人以上。真是個長了兩條腿的雄海狗。
司馬炎死後,他的兒子司馬衷即位,便是那個有名的糊塗皇帝──晉惠帝。當大臣告訴他老百姓沒飯吃,都要餓死了,他卻反問說:“百姓沒飯吃,為什麼不吃紅燒獅子頭(肉糜)?‘總之,從三國的開國之君曹丕開個頭,搞堯舜禪讓的把戲以後,接著晉、宋、齊、梁、陳五朝,都是由大將軍當權,入朝拜相,封公、封王、’加九錫‘,然後再逼宮、篡位的。一篡五朝,歷時數百年。
志在傳子
武昌起義之後,袁世凱這位落第秀才,就按照上述傳統套路做上了中華民國大總統。最初他顯然認為大總統也就是皇帝嘛,有何軒輊?可是經過兩年國會和政黨政治的折磨,他才恍然大悟,總統究竟不是皇帝。再經過那位世界法學權威古德諾教授這一剖解,他益發相信‘共和’與‘帝制’,只是兩個不同的政治制度,無所謂優劣,而帝制更‘適合’中國國情,和他自己的個性和虛榮心。所以他就存心化共和為帝制了。但是如筆者在上章所作的分析,他是既想著又怕著而舉棋不定。這一下兒子和迷信就乘虛而入了。他畢竟是個‘轉型期’中的落後政客嘛。
袁世凱曾說過他大兒子是‘殘廢’,二兒子是‘假名士’,三兒子是‘土匪’。他如果做皇帝,實在傳位無人云雲。這話似乎頗具誠意,不但使馮國璋信以為真;連當時駐華的美國使領館也信以為真。他們竟據之報向華府,說袁總統‘不會恢復帝制’。上章曾略有交代。我國古人說,知子莫若父。其實反之亦然。他那個‘殘廢’的大兒子袁克定,就不把老爸的話當真。他知道他老爸遲早還是會做皇帝的。另據他最寵愛的三女兒叔楨(自號靜雪)晚年的回憶【參閱本刊三三八期袁靜雪‘袁世凱的家庭與妻妾子女’】,袁氏早知馮之來謁,是向他唱衰的,所以說出上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