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來把馮‘封嘴’的。馮剛辭去,袁即氣沖沖地上樓向家屬說,‘馮華甫豈有此理;馮華甫豈有此理。’云云。此事克定豈有不知之理?所以克定這時就雄心勃勃,千方百計,促使老頭子跳火坑,改總統為皇帝,庶幾十年八年之後,他也可以君臨天下。
袁克定在當時國人眼光裡,雖是個大草包,可是袁世凱心裡,卻不是這麼想啊。後來袁氏死了,繼起當權的黎元洪和段祺瑞,曾把當年袁大總統所封存的金盒子(所謂‘金匱石室’)開啟了,看看袁當年所內定三位接班人究竟是誰?啟封一看,原來是:黎元洪、袁克定,和徐世昌。克定居然是第二名(其實是第一名,但是根據約法,黎畢竟是饒漢祥這個‘巴黎人’筆下的‘儲貳’不得不暫列為第一也。有關黎元洪和他的秘書的故事,迨老黎當總統時再詳敘之),足見袁皇帝對這位‘太子’的看重了。據說在他從‘皇帝’退位之後,還想回頭當總統時,才把克定之名,改為段祺瑞的。【故事見臺灣版‘袁世凱竊國記’,頁三四一】
袁克定當然深知乃父思想的底子。針對袁家無人活過六十歲的老傳統,克定便直接或間接的,不斷的向老頭子明言和暗示,這一不祥的家族命運,只有做了‘真命天子’才能衝破。另外他更製造無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