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很糟糕,有“韓瞠眼”之稱。
軍隊基本上在趙匡胤的掌控之中,朝堂也不難對付,繼位的後周恭帝柴宗訓年幼無知,符太后於*堪稱幼稚,而輔政大臣魏仁浦、範質、王溥這三人基本上都是老好人,慣看五代的王朝更替,不能指望他們能在後周政權危亡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安邦定國。
電子書 分享網站
6.陳橋兵變
宋朝建立的過程基本照抄了後周模式。
後漢高祖劉知遠去世後,朝政由楊邠、郭威、史弘肇等顧命大臣掌握。這引起了新皇帝后漢隱帝的強烈不滿,他決心除掉這些權貴,直接掌握朝政大權,於是接連殺害了楊邠、史弘肇等顧命大臣,駐守在魏州、重兵在握的武將郭威顯然是下一個被殺害的目標。
郭威走投無路,被迫領兵攻入都城汴京。隱帝被亂兵殺死,郭威請李太后臨朝聽政,並議立劉知遠的侄子劉贇為皇帝。
恰好在這時傳來契丹入侵的急告,郭威奉太后之命,領兵北上抗禦契丹。到了澶州,突然有幾千名將士發生騷亂,闖入了郭威的營帳,逼著他當皇帝。有人還撕裂了一面黃旗,披在郭威身上,代替天子穿的黃袍。將領士兵們簇擁著郭威,口呼萬歲,聲震天地。於是郭威率領部隊,掉頭返回了都城,正式即帝位,建立了後周政權。這是951年發生的事情。
這一擁立皇帝的鬧劇是不是由郭威一手策劃,難以確定。不過趙匡胤與他的謀士們大多親身經歷了這一事變,這種在出征途中被將士們逼迫當皇帝的戲碼,趙匡胤太熟稔了。
960年的春節,朝廷突然接到鎮、定兩州報告,說遼和北漢聯合南下,入侵邊境。宰相範質、王溥未加核實,急忙商議,決定派趙匡胤率殿前司軍北上抵禦。
與此同時,趙匡胤集團又四處散佈“將以出軍之日,策點檢為天子”的傳言。和上次為了除掉政治上的對手張永德的流言不同,這次是為了自己奪取政權制造輿論。一時間,將要改朝換代的訊息四處蔓延,傳遍京城每一個角落,只是瞞住了高牆深院中的符太后和小皇帝。
京城百姓不辨真假,十年之前郭威兵變後進入開封縱兵大掠的情景浮現眼前,本該喜氣洋洋的新春佳節,卻是滿城風雨,人心浮動,從小市民到士大夫,搬家的,逃難的,亂作一團。
當時京城中三尺孩童也知大變將至,但最有可能制止事變發生的韓通,卻根本不相信趙匡胤會犯上作亂。趙匡胤率軍出發前,曾到韓通府上辭行,當時韓通之子韓徽曾獻計乘機幹掉趙匡胤,但被韓通阻止。
當趙匡胤的大軍慢吞吞地行至開封東北四十里地的陳橋驛時,已是黃昏時分,於是安營紮寨,歇息下來。晚上,整座軍營亂成一團,士兵們並不睡覺,狂呼亂叫,議論紛紛,聲稱“當今皇上年幼無知,我輩即使出死力為國殺賊,又有誰知道我們的功勞,不如先立點檢為天子,然後再北征不遲”。
據說這時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最重要的謀士趙普都在軍中,他們極力勸阻士兵們的騷動。將士們哪裡肯聽,堅決要求返回京城,策立趙匡胤,然後再北上殺敵,否則他們就*不幹了。
趙普見兵變時機已經成熟,當即部署了兵變的細節,並要求軍士們安定情緒,按計而行,返回京城後不得剽劫。
於是將士們安靜下來,環侍在趙匡胤大帳周圍,等待次日凌晨發動兵變。而這時趙匡胤早已喝成爛醉,呼呼而睡,對帳外發生的一切似乎毫無察覺。
同時趙普與趙匡義連夜派人馳返京城,向石守信、王審琦等人傳遞發動兵變的訊息,讓他們做好準備,一旦大軍返京,就由他們開啟城門,放部隊入城。
次日凌晨天未亮,環侍在趙匡胤大營外一夜未睡的將士們開始騷動,呼聲一片,四面群起響應,聲震原野。
這時部分將士握刀持劍,急敲趙匡胤營帳大門,高喊:“我輩無主,願奉點檢為皇上!”
守在門外的趙匡義連忙推醒還在睡夢中的趙匡胤。趙匡胤走出營帳面對手持兵器的將校,似乎尚在夢中,沒明白怎麼回事,就被將士們擁至廳堂,大家把一件早已預備好的繡龍黃袍披在他身上,然後一起跪拜在地,高呼“萬歲”。
趙匡胤堅定拒絕將士們的“無理要求”。將士們哪裡肯聽,把趙匡胤強扶上馬,要他回京即皇帝位。
趙匡胤深知如果不嚴明軍紀、建立威嚴,這幫將士異日必將恃功倨傲,驕橫難制,於是高聲宣佈:“你們貪圖富貴,強立我為天子,我心存感激。但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你們如果能服從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