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命令,我當這個天子。否則,就請諸位另請高明。”

眾將齊聲高呼:“我們一定服從命令!”

趙匡胤當即下令:“少帝及太后,我曾北面稱臣,文武百官,都同我並肩共事。對他們,你們不能隨意侵犯凌辱;近代帝王起兵,初入京師時都縱兵大掠,今天你們不得再這樣劫掠京城民眾,搶奪府庫財物;服從命令的,將得到重賞,不服從命令的,就殺你全家!”

於是,趙匡胤率軍調轉馬頭,回師開封,遼、漢聯兵入侵的事情似乎根本沒有發生過。

7.宋朝建立

回到京師,石守信、王審琦大開城門,趙匡胤毫無阻擋地進入開封。

百姓們聽說大軍去而復回,早已成驚弓之鳥,但大軍入城後,卻秋毫無犯,解甲歸營,百姓情緒頓時平靜下來。幾個市井無賴想趁火打劫,也被巡邏士兵迅速罰處,因此京城秩序井井有條,沒有出現混亂。

趙匡胤回到殿前都點檢的公署。後周的宰相大臣們聽說兵變訊息,個個大驚失色,手足無措。只有韓通一人,從朝中飛奔回家,企圖組織抵抗。行至途中,被趙匡胤的部將王彥升發覺。王彥升躍馬隨後追趕,韓通剛到家門,還未關上大門,就被王彥升闖入殺害,曾讓父親早做防備的韓徽同時遇難。

朝堂之上,一個宰相範質緊緊抓住另一個宰相王溥的手說:“匆匆派兵,導致此變,我們有負先皇臨終所託,斷送後周天下,罪該萬死!”正當範質、王溥等一班文臣長吁短嘆之時,士兵們衝進朝廷,逼迫範質等人來到都點檢公署。

趙匡胤見到朝中大臣,倒也有一絲羞愧:“我受世宗厚恩,今日被六軍所逼,到了這種田地,實在讓人慚愧。”

範質正待上前硬起頭皮斥責趙匡胤,軍校羅彥環持劍上前,厲聲喝道:“我輩無主,今日必得天子!”

一見這個陣勢,範質、王溥等文官都是保命要緊。遲疑片刻,王溥第一個倒身下拜,範質跟著跪下口呼“萬歲”。周世宗臨終時的顧命大臣,就這樣改換了門庭,宮中寡婦孤兒只能將江山拱手相讓。

夜長夢多,事不宜遲。當天下午,開封城中鑼鼓喧天,旌旗招展。崇元殿上,百官齊聚,站定班次,舉行隆重的皇位禪代儀式。

翰林學士承旨陶谷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禪位詔書,以後周小皇帝柴宗訓的口吻向全國宣佈,後周失去政權是因為失去了民眾的擁護,趙匡胤繼承皇位是因為上天的旨意,為了順應天意與人心,後周非常樂意將政權交給趙匡胤。

然後趙匡胤在龍座面前下拜行禮,接受了這一詔書,接手了後周的政權,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因為趙匡胤曾任歸德軍節度使,而歸德軍治所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因此定國號為“宋”。

趙匡胤就是歷史上的宋太祖,這一年年僅34歲。他將這一年的年號改為“建隆”,寓意“創造蓬勃興盛的新時代”。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8.杯酒釋兵權

宋朝建立後,對於攸關政權安危的各類人員,趙匡胤都迅速給予賞賜與安撫。

首先是對參與或支援兵變的“開國功臣”,如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王審琦、張光翰、趙彥徽等,以及策劃兵變的幕僚和自己的智囊團,如劉熙古、趙普、呂餘慶、沈義倫、李處耘等,分別予以重用;其次是對原來後周的文武大臣一概留任,並對領有重兵的將領加官晉爵,如防禦遼軍至關重要的侍衛馬步軍都虞候韓令坤、前副都點檢慕容延釗,以及駐守潞州的李筠和駐守揚州的李重進等等,這時都升了官。同時封柴宗訓為鄭王,讓他遷居西京洛陽(宋朝東京是開封),並禮遇原先臣屬於後周的割據政權。

但新建的宋朝只控制了首都開封及周邊部分地區,各地節度使大多還在觀望局勢變化。

後周昭義軍節度使、駐守潞州的李筠是後周建國功臣,抗擊北漢的主將,資歷遠高於趙匡胤,對趙匡胤代周建宋十分不滿。但李筠不敢立即起兵,直到四月才與北漢結盟,率軍向開封*趙匡胤。趙匡胤先派石守信、高懷德等分道迎擊,到六月親率大軍對付李筠,將李筠包圍在澤州城中。破城之後,李筠投火自殺,李筠之子李守節投降。

李筠舉兵時,駐守揚州的李重進曾派親信翟守珣前往聯絡,試圖聯合李筠共同舉兵。不料翟守珣到開封向趙匡胤報告了這件事情,趙匡胤為了防止李重進與李筠南北呼應,陷入複雜局面,便讓翟守珣說服李重進暫緩發兵,又遣使賜李重進鐵券誓書,穩住李重進。到九月李重進在揚州起兵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