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齊魯曲藝
受齊魯文化的薰陶,齊魯大地上具有濃厚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曲藝也成為人們認識和了解這裡的名片之一,無論是孔府樂舞,還是地方戲種柳琴戲、山東梆子,都與當地特殊的地域文化、人文特點相互融合,成為齊魯文化的代表。
一、孔府樂舞
所謂孔府樂舞,就是在孔廟祭祀儀式中使用的樂舞,有著不同於其他表演形式的風格與特色。
歌與舞自古以來就融為一體,“故歌之,為言也。言之不足,故長言之也。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因此,孔府樂舞包括祭孔舞蹈和祭孔音樂兩部分。
孔子對世人影響非常大,歷代統治階級都宣揚孔子的功德,以顯耀統治者的文治武功。因此,祭孔儀式中的舞蹈就應該是最正統的樂歌和最典雅的舞容,必然與民間充滿生活氣息的舞蹈截然不同。
孔府樂舞的表演者是孔府專門供養的樂舞生員,他們都來源於“樂學”。所謂“樂學”就是孔府按我國周代以來的音樂教育制度設立的傳習古樂的學府,立有“太常”制度,有正規的常設機構對樂舞生員進行嚴格的管理與正規的專業訓練。樂舞生員除了按部就班地學習祭禮樂舞之外,還要學習樂理、吟詩、作畫、書法等,學有所成者還會被推薦參加科舉考試。
孔府樂舞的表演規模以孔子封號而定。自南齊以來,除個別朝代使用“宮懸之樂”和“八佾之舞”(樂隊排成四面,舞列八行,每行八人)外,其他各朝代基本上沿用“軒懸之樂”與“六佾之舞”(樂隊排列在東西南三面,舞列六人)。
孔府樂舞使用的樂器有編鐘、編磬、特磬、古瑟、古琴、洞簫、笙蕭、龍笛,及金、石、革、木、絲、竹、匏、土等古代的八種樂器。演出時,編制龐大的樂隊與生動的歌舞相得益彰、輝映成趣。
明代以來,祭孔祀典開始固定為“迎神”、“初獻”、“亞獻”、“終獻”、“徹饌”、“送神”六項儀程,這使得祀典中的樂舞也必須固定為六個樂章:迎神奏《昭平》之章、初獻奏《宣平》之章、亞獻奏《秩平》之章、終獻奏《敘平》之章、徹饌奏《懿平》之章、送神奏《德平》之章。
祭孔音樂旋律古樸、節奏徐緩,屬於最為方正的祭祀樂歌,從隋代到民國初期基本沿襲一字一音的旋法。如清同治年間,皇帝在重新頒定祭孔樂曲時,特別強調“管絃只一字一音,蓋長言之為歌,長引其聲以詠也……使聲必依永,律必和聲”。祭孔音樂需要一字一音的演奏,速度必然極為緩慢,由於傳統觀點認為“大樂必易”,因此只有這種簡而無傲的音樂才能“導人心之和,宣天地之予”,進而“感格於神明”。也就是說,只有這種音樂才能符合古代祭祀內容所需要的特殊表現形式。
二、山東地方戲曲
我國的戲曲藝術歷史久遠,早在原始社會的狩獵、酬神、祭祀樂舞中就已萌芽。春秋戰國時期,山東的音樂歌舞已非常發達。齊國的《韶》樂曾被孔子譽為聞之“三月不知肉桃花扇劇照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五章 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9)
味”,民間流行的許多樂章也被儲存在《詩經》中的《齊風》、《曹風》裡。
當時的山東已經出現優伶(舊時戲曲演員的俗稱)。近年來,濟南無影山西漢墓中出土的陶俑就生動地反映了漢代“百戲”表演的盛況。臨沂銀雀山出土的西漢彩繪女舞俑,姿態也非常優美。唐代出現了“參軍戲”,宋代又出現了“官本雜劇”,金代則出現了“院本”。至此,山東的戲曲藝術已初具雛形。
元代,山東戲曲是在北方戲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雜劇,標誌著我國古代戲劇體裁已經成熟。它與唐詩、宋詞一樣,曾被譽為一代之盛。當時的山東東平府就是雜劇創作與演出的中心,並出現了大量劇作家和作品。到了明朝,著名的戲曲《寶劍記》受到人們的推崇,被學者們認定為傳奇劇中出現較早、影響較大的作品之一。清代,山東這片戲曲藝術的土地上又相繼產生了蒲松齡的戲曲和俚曲、孔尚任的歷史劇《桃花扇》、桂馥的抒情小劇《後四聲猿》等。這一切都表明山東的戲曲藝術開始像奔騰向前的江河,得到了越來越好的發展。
山東的地方戲曲歷史久遠、品種繁多。據有關資料記載:在山東境內流行的劇種比較知名的就有柳子戲、大弦子戲、山東梆子、五音戲、柳琴戲、呂劇、傀儡戲等數十種,約佔全國戲曲總數的1/10以上。
“柳子戲”由俗曲和柳子兩部分組成,由於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