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部分

如今的靈巖寺規模宏大,不但有金剛殿、天王殿、鼓樓、鐘樓、大雄寶殿、千佛殿、御書閣等主要建築;還有歷代題詠靈巖寺的碑刻423塊。這些碑刻大多出自名人之手,其中較為著名的有唐代李邕的《靈巖寺頌碑》、宋代的《圓通經碑》、金代“党懷英書碑”等。明代文學“後七子”領袖王世貞曾稱讚道:“靈巖是泰山背最幽絕處,遊泰山而不靈巖,不成遊也”。

靈巖寺的山門又稱“金剛殿”,建於元代(具體年代已經無從考證)。門前的兩側各有一隻清初的石獅,以前曾立有“千崖”、“萬壑”石碑,兩碑由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山東左布政使張欽書寫。門後曾立有兩塊石碑,鐫“絕俗”、“持戒”四字,出自明朝隆慶年間的李復初之手。殿內有兩尊護法天神,左側為“密執金剛”,右側為“那羅延金剛”,均手持寶杵,威武剛猛。門內有一條清澈見底的溪流,溪上架有三座小橋,東側為“虎溪”,中間為“聚善”,西側為“接引”,均為建寺時所建造。

第八章 齊魯名山古寺(14)

小溪的北側是一所四合院,大門的牌匾上寫著“天王殿”四個字,建築為單簷硬山式,基址與柱礎等物為宋代遺存。大殿內的左右山牆鑲嵌著唐、宋、元、明、清代的碑碣17方。大殿的中央立著一座北宋年間的經幢。

天王殿北的東西兩側是鐘樓和鼓樓,均為北宋寺內住持妙空和尚建立,鐘樓內現存有明正德六年(1511年)住持正昂鑄造的一尊銅鐘。

大雄寶殿原本是宋代的“獻殿”,由本寺住持仁欽和尚建立於北宋崇寧、大觀年間(1102—1110年)。以前僧人均在此處誦經朝拜,明正統年間改稱“大雄寶殿”。如今的“大雄寶殿”建造於清代中葉,面闊五間、進深六間、紅柱青瓦,左右有蔥鬱參天的古銀杏樹相襯,顯得分外壯觀。

千佛殿是寺內儲存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建築。據考證:此建築是唐貞觀年間由本寺住持慧崇主持修建的,公元1061年寺內住持瓊環進行重修,明嘉靖年間再次進行重建。此後又曾多次修葺,基本保留了宋代的風貌。大殿建在2米高的臺基上,面闊七間、進深四間、丹柱碧瓦、斗拱錯落,整個殿宇金碧輝煌、氣派非凡。大殿四周圍以矮牆,形成院落。院內院外均有古木,在近院處有據說是漢代時栽種的柏樹,虯盤鱗結、蒼勁挺拔。樹旁有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立的《漢柏記》,上書:“此柏方萌芽,漢文帝夢靈巖廟左右有千柏,命通往觀之。至,惟見一萌芽,回以實報。文帝祭而祝之,曰:當與此山並傳不朽。”大殿內的中央臺座上供奉著三尊大佛,東為藥師佛,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以銅鑄造;中為毗盧遮那佛,宋治平年間在錢塘製作;西為阿彌陀佛,為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的銅鑄。殿內的四周曾經排列著數以千計的坐佛,每尊佛約30厘米高,多數木質,少數銅質,約為明代所置。佛像情態各異,有的沉思,有的怒目,有的爭辯,有的說法,無一雷同,生動傳神。其衣飾彩繪也處理得乾淨利落,線條或柔美流暢,或剛健有力,有曲有直、有深有浮、富於節奏。如今,殿內的佛像已不足500尊。

御書閣位於千佛殿的東北側,由唐代本寺住持慧崇禪師建立,曾經供有唐太宗、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等皇帝的御書,因此取名“御書閣”。北宋大觀年間,住持仁欽禪師主持重建。金代,寺院遭遇戰火,御書被焚燬。明代時重修御書閣,並在閣內塑菩薩和玉皇像。御書閣共有兩層,下層是石砌臺基,有拱門;上層為閣體,飛簷起脊。閣前拱門上的石隙間生有古青檀,盤根錯節,枝柯縱橫,取名為“雲檀”,是寺內的一大奇觀。閣基內外有很多嵌石刻,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宋代《圓通經》。《圓通經》創作於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共有四頁,1400餘字,為草書,字型瀟灑俊逸。《圓通經》石刻與天王殿內的元代漢藏文成對照碑。

大雄寶殿的西側是魯班洞,傳說東晉十六國時的前秦隱士張忠曾在此隱居,也是朗公禪師的藏骨之處。經文物工作者考察,此處是早期進入寺院的山門,山門為南北方向,南側有拱門,門內兩側的石壁上鑲嵌著唐代*、開元和北宋淳化、大觀年間的題名石刻。其中以西壁上的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北海太守李邕在撰書的《靈巖寺頌並序》碑最為著名,其字筆力遒勁、筆勢開放,是他65歲時的得意之作。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八章 齊魯名山古寺(15)

靈巖寺依山勢構築、參差錯落,隱現於群山環抱之中,掩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