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部分

部洲最為兇殘暴烈的厲鬼,即贊神中最有名的“巴瓦本堆”——憤怒七兄弟。這七人是他不同形體和不同功能的化身。沒有誰能作為他的對手,他在世界上橫行無忌。在印度,他終於見到了密宗大師蓮花生即化身為七狼作七聲長嗥。蓮花生見狀知事出有因,便以金剛法使它們變為騎馬七賢士。大師問明情由,勸其不要再遊蕩作惡,遂收伏並加持了他。適逢其時赤松德贊建桑耶寺就帶了贊瑪熱同赴藏地,委任他為藏地十萬贊神首領,並安置他掌管桑耶寺烏康(氣室),主宰雪域高原黑頭百姓的生命之氣。

除此我還考察過各地許多贊神的來歷,由此歸納出這類神異生成的普遍規律:其一,由死人靈魂變化而來。藏語稱“米西贊恰”——人死成贊。其二,並非一般人,而是具有一定能量的人,如僧(變贊),如王(變傑布)。其三,死因及死前的瞬間意念至為關鍵。含冤受辱,大仇未報的,死前發惡念;執著於某事,壯志未酬者,死時心存遺憾;懷有各種世俗之念的,例如對於親情、財產、生命及今生各種未盡事宜的依戀、擔憂、思念、嚮往、歉意諸如此類的情緒,總之凡不能萬念俱滅、心平氣和地進入死亡之門的人,靈魂就難以進入六道輪迴,而變成無家可歸的遊魂野鬼。在這種情況下,通常的方法是藉助法力對之進行超度安置,使亡靈迷途知返,去往該去之處。並非所有這類遊魂都可以變成贊,所以最重要的第四點是,要經高僧活佛的加持才最終成其為贊。

曾有一個時期,我和嘉措都同時熱衷於各種神譜的調查,所到之處,問過本村人口數字、牲畜頭只的基本情況之後,立即進入神況調查:最大的神是誰,依次排列下來,它們的來歷,它們的功用,它們以何種方式顯示其存在和影響,誰為之代言,效果如何,你們信不信,各種年齡階層信的程度差異,凡此等等。就像詢問人家家裡幾口人,老大在做什麼,老二去了哪裡之類。大多數人極其樂意回答這些問題,漠不關心的也有,個別人懷疑我們的動機何在。願意說而說不清的佔多數。總體感覺是,西藏鄉村的神靈世界這枚昨日的太陽在本世紀中期開始走向現代社會之時已開始暗淡,雖然隨著近年間的宗教開放而復興,也不過最後一線光芒而已。

根據我們對拉薩、山南部分地區採訪所形成的印象,把這一帶的神靈系統由高及低地整理如下:高層次保護神,也即藏傳佛教最大的兩位護法神班丹拉姆和貢布。據說由於他們是在釋迦牟尼在世時宣誓護法的,所以生有三隻眼。他們與馬頭明王、大威德金剛之類眾護法不同的是,後者純屬宗教專有,而他們則更多地帶有民間性質;他們與鄉間諸神最大區別則是,他們是超世間神,不僅對人今生,對來世都有作用。在一些地區的民間信仰中,他們也作為了鄉土神。

稍低些層次的,是“丹瑪久尼”——十二丹瑪女神,也是藏地護法,有人說她們是班丹拉姆的化身。拉薩近郊色新村的守護神,就是十二丹瑪之一,她的小小的神殿丹康就坐落在一棵古樹的樹權間。由於她自己也是一個外來的神,這個村莊的客人們就格外受歡迎,於是全村一半以上的家庭男主人都是招贅進門的。

真正屬於本土的世間神大約要從“域拉”家鄉神算起。當然城拉也可以由上述高位神靈來擔任,但我以為當他們被認定為城拉時,就鄉土化了。除了色樸溝的白人白馬作為家鄉神有明晰的形象和來龍去脈之外,我所瞭解的域拉都是面目不清、來歷不明的。唯留一空名而已。

贊,是一種最切近的神。嚴謹的人們時常糾正說,贊不是神,神叫“拉”,贊不是拉,贊是贊。也許應該把他界定為半人半鬼、半神半鬼、介於人(靈魂)、鬼、神異之間的精靈為宜,是子不語怪力亂神之“亂神”之列。有一位藏族朋友解釋贊時說,贊就是不務正業、專事搗亂的遊魂野鬼。確實,人們對贊畏過於敬,所謂敬也不過是敬鬼神而遠之的敬。供奉讚的人,不會奢想祈求福祉,但求不要帶來禍端。例如說,不要加害於我呵,不要下冰雹呵。所以我總想人們幹嗎要自設牢籠,屈從於一個自樹的異己力量呢?尤其傻得可愛的是,在墨竹工卡縣城附近的一個村莊的贊其稟性是專與本村人作對,而對外來人特別友好。

傑布應該與贊屬於一個層次,但似乎要溫和得多。由於溫和,也就不被注意,也不具有多大威力。久而久之便被忘懷。扎囊農村有人在房頂上供奉傑布神,問來問去沒能得到明確答覆:供奉者不知為何要供奉,只說可能有好處吧。

傑拉即出生神。一座村莊中可以有若干出生神,分片管轄。在某一傑拉管轄範圍內出生者,將來無論去往哪裡,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