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查各項工作。

如果你有秘書或者助理之類的服務人員,就把這項十分普通,但是百分百重要的工作交給他,讓他按照圖表上的進度提醒你去督促檢查各項工作。

有考核,會做到最好

賞罰分明時,三軍勇向前。

1。 考核,是管理的核心中的核心!

我們給大家派工作時,如果工作特別重要,不論這事情的大小,除了交代好要求、設定好目標,還要定好獎罰措施,甚至立下軍令狀。

我們經常看到在各種營銷人員的會議上,領導在上面講話,下面有聊天的,有看報的,有發簡訊的,有打瞌睡的,有向女孩子做鬼臉的。但是,一講到考核,大家立馬變了個人似的,來了精神。

因為人只對與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情,才會特別關注。

這也是“考核必須以利益為核心”的理論依據。

現在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把績效考核弄得像門大學問似的。

很多HR經理,為了做好績效考核,買上十本八本書,越看越糊塗。或者請個諮詢顧問、大學HR專家學者來講課,原理啊、案例啊,講得頭頭是道,聽得津津有味,下課了,老闆一問,咱們怎麼考核啊,都傻眼了。

結果,還是老闆的土辦法有用。為什麼老闆的土辦法通常很管用呢?

因為考核的兩個重要原則是:

一要簡便易行,二要針對性強。

2。 不親自抓考核,就不要當老闆!

老闆不論文化高低,都是作風乾練的人,定下的考核制度,肯定是容易操作的。

諮詢顧問、HR專家學者的吃飯本事之一,就是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非此不能顯示出其學問。否則,你花錢請他來搞個幾句話就講清楚的東西,他不是很沒面子?

而老闆對花出去多少錢,賺回多少錢,說得不好聽,連上廁所都在算計。他要考核的專案,他要掌控的要害,自然就是針對業務流程中最關鍵的部位下手。這是每個老闆的特質。如果不親自抓考核,企業的運營效率一定是慘不忍睹的,他也不配當老闆了。

那麼,如何設計考核體系呢?關鍵要抓住以下兩個要點:

一是關鍵經營指標完成的進度要數量化;

二是各級人員的工作態度指標要專案化。

比如,對營銷部門,把銷量、費用兩項指標一抓,就基本見效了;對於後勤保障部門,則要把工作態度、工作效率用具體專案強調出來。

對於一些重要的日常工作,表揚與批評也是一種獎罰,但是要有言在先才有考核的效果。

比如,你分派一項重要的,但是不必再單獨考核的工作,你可以說:“請大家務必在規定的時間完成,我請大家吃飯,否則的話,打你們屁股!”

當然,誰也不會真的去打屁股。

但是,你在分工之時,對大家這麼一說,這句話就有了“考核”的意味。

分工是“管事”的重要一環,其實裡面已經有不少與人打交道的學問。這些學問是當老闆必須具備、而在書本上又很難學到的。

指揮,老闆管事的基本功之三(1)

——指揮力是從書齋到實戰的第一道門檻

指揮,就是看哪兒不對勁,要去更正一下。

我們決策了,拍板了,又分工了,把事情分派下去了,接下來要跟蹤、協調。

指揮主要看兩個方面:

一是從分工角度看,哪些人的完成進度不能按計劃進行;

二是從決策角度看,哪些紙上計劃的內容與實際不太相符。

指揮力,是書呆子與老闆的分水嶺。

指揮力,是學者與實踐家的第一區別。實踐家,都是行動力特別強的人,他們與坐而論道的學者有本質的區別。但是,他們的行動,並不是自己去瞄準、去射擊、去談判、去籤合同,而是指揮、驅動一個組織去行動。我們在下篇中,有專門的訓練課程提要,這裡,我們僅從閱歷積累的角度,作些知識或原理的提示。

我們介紹兩個重要原理,這兩個原理,讓我們一下子進入高階指揮家的行列。

木桶原理

木桶原理是用於指揮總體執行進度的均衡性調節,讓大家齊頭並進。

我們知道十個手指頭有長短,即使是雙胞胎,性格和能力也是有差別的。

所以,一項任務分工下去後,大家的完成進度就像跑馬拉松一樣,跑了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