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黎慶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這個秦海有什麼背景,一個小小的技校生,就能夠得到陳教授的信任,不但擁有話語權,還能讓陳教授甘願為他擋子彈?”
“好像他是陳老師有一次去地方上解決某個技術難題的時候認識的,當時他提出過幾個合理化建議,深得陳老師的好評,後來陳老師就把他收作自己的學生了。至於其他的背景嘛,倒是沒有聽說過。”周以誠對黎慶說道。
周以誠還真沒有打聽過秦海的來歷,雖然陳賀千在電話裡也跟他聊過幾句,但他始終沒往心裡去。在一個沒有網際網路的年代裡,出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秦海在安河省做得風生水起,但在京城知道他的人卻並不很多。即使有些人曾經聽說過大秦集團,也很難把集團的董事長秦海與這個技校生秦海聯絡到一起。
“合理化建議?”黎慶冷笑一聲,“這種會提合理化建議的技校生,咱們京石機不說幾千幾萬,好幾百人起碼是能夠湊得出來的。我看陳教授也是有些糊塗了,為了幾條合理化建議就能對一個技校生這麼信任,還讓他爬到大家的頭頂上去,這不是拿國家的事情當兒戲嗎?
不過這樣也好,老周,你就儘管大膽地去申報專案,好好地找計委要一筆錢過來。至於那個什麼技校生,不用管他。你覺得他在技術上能難得住你嗎?”
“這倒也是。”周以誠的心思也活泛起來了。一開始,他是被陳賀千的警告給嚇住了,這恐怕還是學生時代留下的心理陰影,總覺得老師發了話,就是了不起的大事。現在經黎慶一分析,他覺得這件事似乎比以往更簡單,陳賀千說了自己只是名義上的首席,真正的首席是那個小年輕秦海。以周以誠的本事,對付一個秦海還不是玩兒似的?(未完待續……)
PS:感謝廣大書友的支援,本書獲得了起點第五屆金鍵盤獎的“年度新風向獎”,官方評語如下:由起點官方評審團推薦評出,年度最具流行趨勢,最吸引讀者閱讀的作品。它們是時尚的風向標,它們是文風的引領者,它們是網文界的一縷朝陽!……橙子一高興,昨天就忘了更新了,呃,好吧,我面壁去。
第四百四十六章 一言九鼎的副秘書長
重大裝備技術攻關的事情,計委已經籌劃了很久。說得更準確一點,計委以往也曾經組織過好幾輪這樣的行動,只是收效不盡人意,這一次由王鴻生牽頭來做,是打算搞出一些不同以往的效果的。因為要汲取此前的教訓,又要提出新的方案,所以前期的準備工作非常漫長,遲遲未能展開實施。
秦海受到陳賀千的啟發,來到計委面見王鴻生,向他彙報自己準備聯合一些企業共同進行尖端材料攻關的事情。王鴻生眼睛一亮,當即扣下秦海給自己當助手,要求他以材料聯合攻關為基礎,把組織整個重大裝備攻關的任務承擔下來。
說是讓秦海承擔這個任務,當然並不意味著沒有其他人參與。計委這一次的重大裝備攻關聯合了十幾家部委和改制後的行業總公司,包括什麼鐵道、電信、電力、能源、石化、船舶、冶金等等,林林總總,涵蓋了各大重工業門類。每個單位都派出了專門人員參加這項工作,負責與計委方面溝通,這其中當然不乏想透過這些重大專案為本部門爭取更多好處的動機。
王鴻生作為這一行動的總負責人,可謂是壓力山大。正如黎慶分析的那樣,他雖然是管工業出身的,但本身並不是技術人員,對於裝備技術知之不深,也不瞭解哪些方面是真正的瓶頸,哪些方面屬於華而不實的面子工程。在見到秦海之前,他花了很多時間到下面的企業去調研,與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甚至普通工人座談、蒐集資料,但越調研,他就越覺得自己的能力有限,許多東西他聽著聽著就被繞進去了。無法區分出其中的真偽。
他也不是沒有嘗試過到研究所或者企業聘請專業人員來協助自己,但他找來的人或者是過於迂腐、缺乏變通,或者是變透過度,一心只想著給自己和同僚撈好處。總之,沒有一個人是能夠讓王鴻生覺得稱心如意的。直到秦海出現在他的辦公室,向他提起用經濟手段促進企業間協作的思路。他才追悔莫及地一拍腦袋:真是燈下黑,秦海不就是一個既精通業務、又胸懷全域性,而且還沒有什麼私心雜念的最佳人選嗎?
就這樣,王鴻生半是引誘半是強迫地把秦海留了下來,給自己當助理,專門籌劃重大裝備攻關的事宜。王鴻生給秦海安排的這項工作,讓秦海想起幾年前楊新宇聘他去搞浦桑汽車材料國產化的經歷,相比浦桑國產化辦,國家計委的來頭可要大得多了。能夠動用的資源也是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