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可以微微看出風向開始轉變的跡象了。當時德國駐莫斯科大使館的參贊報告柏林,斯大林將從蘇臺德問題的解決中' 這次解決是把他排除在外的' 得出某種結論,很可能變得對德國“更加積極”。這位外交官竭力主張“擴大”兩國之間的經濟合作,而且一個星期以後又在第二份電報中重新提出了這項建議。到10月底,德國駐莫斯科大使弗雷德里希·瓦爾納·馮·德·舒倫堡伯爵通知德國外交部說,他“打算在最近的將來去見人民委員會主席莫洛托夫,設法找到解決妨礙德蘇關係的問題的辦法”。鑑於希特勒以往一直對莫斯科抱極端仇視的態度,這種主意很難是大使自己設想出來的。這種暗示想必是從柏林來的。
研究繳獲的德國外交部檔案的結果表明,事實果然如此。在德國人看來,第一步應當改進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1938年11月4 日,外交部有一項備忘錄透露,“戈林元帥辦公室催得很緊,至少要設法恢復我們同俄國的貿易,特別是在俄國的原料方面”。俄德經濟協定到那年年底就要期滿了,因此雙方就延長這一協定進行了談判,威廉街這個時期的檔案中盡是反映這次談判過程的材料。雙方彼此都有很大的猜疑,但是大體上又都有所接近。12月22日這一天,俄國貿易官員和德國第一流的解決經濟問題的老手尤利烏斯·施努爾舉行了長時間的談判。
新年剛過,蘇聯駐柏林大使亞歷克賽·梅利卡洛夫頗為難得地光臨威廉街,通知德國外交部“蘇聯希望在德蘇經濟關係方面'477' 開始一個新時代”。雙方舉行了前途似乎大可樂觀的談判有幾個星期之久,但是到1939年2 月就幾乎完全停頓了。表面上是因為解決不了應當在莫斯科還是在柏林舉行主要的談判的問題,然而德國外交部經濟政策司司長1939年3 月11日的一份備忘錄表明,真正的理由是:雖然德國急需俄國的原料,而且戈林一直在要求把這些原料弄到手,德國卻沒有商品來同蘇聯交換。司長認為,“就德國在原料方面所處的地位而言”,“談判破裂”是“極可惋惜的”。但是,即使第一次加強兩國經濟關係的嘗試暫時失敗了的話,當時還不乏其他一些跡象。1939年3 月10日,斯大林在莫斯科第十八次黨代表大會上作了長篇演說,3 天之後,用心細密的舒倫堡就為這篇演說給柏林打了一個長長的報告。他認為,“斯大林對英國的諷刺和批評要比對所謂侵略國家、特別是對德國的諷刺和批評尖銳得多,這點很值得注意”。大使著重舉出了斯大林說的這幾句話:“民主國家的弱點……清楚地表現在它們已經放棄了集體安全的原則而轉向不干涉政策和中立政策這一事實上。這個政策骨子裡是希望使侵略國轉而以其他國家為目標。”他還援引蘇聯獨裁者指責西方盟國在繼續推動德國人東進,容許他們得到可能輕易獲得的勝利品,而且勸告他們說:“你們只要對布林什維克開戰就行了,以後一切都會順遂的。這看來很像是鼓勵……看起來目的似乎……是要激起蘇聯對德國的憤怒……挑撥我們去同德國發生沒有根據的衝突。”
在結論中,斯大林提出了下列指導原則:1。繼續實行維護和平和鞏固我國和世界各國經濟聯絡的政策。
2 ……。決不讓那些慣於使他人為自己火中取栗的戰爭販子把我國拖入到衝突中去。
決定俄國大政方針的那個人是在發出明白的警告,宣告蘇聯不打算中別人的圈套,去同納粹德國打仗而使英法得以脫身。如果倫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的話,至少柏林是注意到了這一點的。'478' 即令如此,斯大林的演說和隨之而來的許多外交往來表明,蘇聯的外交政策雖然十分審慎,仍然是完全公開的。我們上面曾提到,納粹在3 月15日佔領捷克斯洛伐克3 天之後,俄國政府就曾建議召開六國會議來討論防止進一步侵略的辦法,可是張伯倫說它還“沒有成熟”而把它否定掉了,那是3月18 日的事情。兩天以後,莫斯科發表了一項官方公報,否認蘇聯曾向波蘭和羅馬尼亞保證“在它們一旦受到侵略時”給予援助。理由是:“不論是波蘭還是羅馬尼亞都沒有要求蘇聯政府給以援助,也沒有告訴' 它' 它們遭到任何威脅。”德國大使急急忙忙把這個宣告拍電報報告柏林。英國政府在3 月31日對波蘭所作的單方面擔保,很可能使斯大林相信英國人認為同波蘭人結盟要比同俄國人結盟好,而且張伯倫一心一意要把蘇聯排除在歐洲大國集團之外,就像他在慕尼黑時代所做的一樣。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人和義大利人開始看到了有些空子可鑽。現在在外交方面對希特勒已有重大影響的戈林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