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部分

稱十萬人馬,這個數字雖然有很大的虛頭,可也說的過去,不過真正能上陣打仗的不過只有兩萬多人而已。

孫儒號稱有大軍三十萬,這裡邊雖然同樣有很大的虛頭,可怎麼說也有十萬能戰的將士,兵力懸殊,龐師古本來勝算就小。雖然旁邊有楊行密牽制,可這兩年來楊行密連續被趕出揚州、廬州,好不容易打下了常州和蘇州,卻又被錢鎦奪了,可以說楊行密連年與孫儒和錢鎦作戰,根本是自顧不暇,能保住宣州這個大本營就已經不錯了,哪裡還能配合龐師古?

再說了,楊行密雖然這幾年迅速崛起,可畢竟根基比較薄弱,與那些雄霸一方多年的藩鎮不可同日而語。他出身草莽,起於行伍,本是黃巢的得意弟子,卻陰錯陽差的佔據了廬州,並以廬州為根基招兵買馬四處擴張。趁著揚州內亂,畢師鐸囚禁高駢,與當時的宣歙觀察使秦彥聯手想割據淮南。誰知秦彥卻殺了高駢,造成淮南動亂的罪魁禍首呂用之卻帶著兩千精銳投靠了楊行密。

楊行密卻藉著給高駢報仇的藉口傾巢而動,圍困廣陵(揚州的治所),並圍城打援,大將李神福與張神劍(張雄)等人伏擊了宣州的援軍一萬餘人。畢師鐸、秦彥逃出廣陵城一路北撤,卻也算他們倒黴,碰見了孫儒這個煞星和秦宗衡。孫儒收編了他們的隊伍,又殺了秦宗衡,自立為首領,把自己的軍隊成為“土團白條軍”,脫離了秦宗權的管制,並殺了秦彥、畢師鐸等人,收編了他們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