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特重,尤其是蘇州府。明初蘇州府歲徵秋糧二百七十四萬六千餘石,和浙江全省相等,實在是一個駭人的數字。因此反而造成土地集中的情勢。貧農底生活困難了,田地賣給富家;富家的勢力擴大了,不但坐食田租底收入,而且因為地位優越,可以獲得減免底特惠。大地主底地位從此形成。大地主在減免的時候,可以優先享受;在科役的時候,可以設法避免;甚至在徵稅的時候,可以任意拖延。一切的利益都歸大地主;一切的負擔都歸貧農。到了貧農擔負不了的時候,於是便把田地賣給地主,從小農底地位,降為佃農。有的貧農索性連同土地和自由,一齊賣給地主,於是成為農奴;農奴對於主人,固然喪失平等的身分;但是對於國家,反而獲得意外的自由,催租科役的差人,從此不會上門。就是這一點,便可以引起小農底羨慕。有時小農底經濟狀況,還不十分困難的時候,自己也會到大地主家裡,請求收為農奴,這就是所謂“投靠家人”。所以從經濟的立場講,國家和大地主顯然地成為對立的形勢。大地主底勢力愈擴大,國家底歲入便愈減少。因為大地主底拖欠賦稅,以及投靠家人底逃避徭役,於是國家不得不把賦稅徭役分攤到無力拖欠或逃避的小農。其結果更把小農驅入佃農或農奴的地位,越發增加大地主底勢力。國家的力量,只增加事態底嚴重。

這時是十六世紀,社會革命的呼聲沒有發動,平均地權的主張沒有提出。有心的當局只有從“摧豪強,抑兼併”的途徑入手。隆慶三年海瑞為應天巡撫,他底目的便是摧殘大戶。貧農底田產併入大戶的,海瑞設法替他們奪還,實行他所看到的社會政策。後來萬曆十五年海瑞在南京死了,小民罷市,當他底棺樞出城的時候,沿江號哭相送的人,百里不絕,但是隆慶四年,海瑞就因為“魚肉摚�穡�爛�藝�鋇拿�灞慧潰�獬�μ煅哺АU飫錕闖齙筆鋇牡刂骼�婧託∶窶�嫻某逋唬���斯�葉願兜刂韉拇蟪跡�殖3R蛭�刂鶻準兜資屏Χ�展槭О堋>誘�禿H鸕琢⒊。�糾床皇薔�砸恢碌模��撬�雜諍H鸕茲ブ叭淳�醞�椋��運�擔骸爸劣諍8輾逯�諼猓�涫┧淙艄�保��腦虺鯰諼�瘢凰�┲�螅�偌雍挽悖�思椿炒海�嗖槐鼐”淦浞ㄒ葬呷艘病!保ㄊ殯故�摹洞鷯μ煅哺е於�啊罰�

現在是居正底時代了。他用不到奪田還民,那些不易實行的政策;他有的是考成法,他發動政治底力量,增加歲入,打擊地主,同時也減輕貧民的負擔。他給應天巡撫宋儀望的信,是當時一篇有價值的文獻:

來翰謂蘇松田賦不均,侵欺拖欠云云,讀之使人扼腕。公以大智大勇,誠心任事,當英主綜核之始,不於此時剔刷宿弊,為國家建經久之策,更待何人?諸凡謗議,皆所不恤。即僕近日舉措,亦有議其操切者,然僕籌之審矣。孔子為政,先言“足食”,管子霸佐,亦言“禮義生於富足”。自嘉靖以來,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而繼秉國者又務一切姑息之政,為逋負淵藪,以成兼併之私。私家日富,公室日貧,國匱民窮,病實在此。僕竊以為賄政之弊易治也,姑息之弊難治也。何也?政之賄,惟懲貪而已,至於姑息之政,依法為私,割上為己,即如公言,豪家田至七萬頃,糧至二萬,又不以時納。夫古者大國公田三萬畝,而今且百倍於古大國之數。能幾萬頃而國不貧!故僕今約己敦素,杜絕賄門,痛懲貪墨,所以救賄政之弊也;查刷宿弊,清理通欠,嚴治侵漁攬納之奸,所以砭姑息之政也。上損則下益,私門閉則公室強。故懲貪吏者所以足民也,理逋負者所以足國也。官民兩足,上下俱益,所以壯根本之圖,設安攘之策,倡節儉之風,興禮義之教,明天子垂拱而御之。假令仲尼為相,由、求佐之,恐亦無以逾此矣。今議者率日:“吹求太急,民且逃亡為亂。”凡此皆奸人鼓說以搖上,可以惑愚闇之人,不可以欺明達之士也。夫民之亡且亂者,鹹以貪吏剝下,而上不加恤,豪強兼併,而民貧失所故也。今為侵欺隱佔者,權豪也,非細民也,而吾法之所施者奸人也,非良民也。清隱佔,則小民免包賠之累,而得守其本業;懲貪墨,則閭閻無剝削之擾,而得以安其田裡。如是,民且將屍而祝之,何以逃亡為?公博綜載籍,究觀古今治亂興亡之故,曾有官清民安,田賦均平而致亂者乎?故凡為此言者,皆奸人鼓說以搖上者也。願公堅持初意,毋惑流言。異時宰相不為國家忠慮,徇情容私,甚者輦千萬金入其室,即為人穿鼻矣。今主上幼衝,僕以一身當天下之重,不難破家以利國,隕首以求濟,豈區區浮議可得而搖奪者乎?公第任法行之。有敢撓公法,傷任事之臣者,國典具存,必不容貸。(書牘六《答應天巡撫宋陽山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