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什麼事件使西方人認識到東西方敵對立場的嚴重性,那就是1948—1949年的柏林危機。華盛頓和倫敦的官員們已在探討,與俄國發生戰爭時如何使西歐各國、美國及其領地團結一致地採取行動。雖然美國人在執行馬歇爾計劃的同時,希望歐洲人首先拿出維護自身安全的軍事計劃,但毫無疑問,此時美國對共產主義的挑戰已準備認真對待。美國國內患了嚴重的“恐赤病”,在國外則採取更加強硬的政策。1948年3月,杜魯門要求國會恢復徵兵制。當年6月,國會透過選徵兵役法,滿足了總統的要求。所有這些行動都是由於蘇聯封鎖通往柏林的道路而儘快採取的。在以後的11個月中,即在通往柏林的陸路恢復使用之前,美國和英國為了頂住斯大林的壓力,用飛機向西柏林運送了大量物資。儘管如此,仍有許多人建議派遣由軍隊護送的車隊強行開往柏林。如果真的採取這一行動,就可能引發戰爭。根據一項新條約,美國將一個B…29轟炸機機群轉到英國機場。這表明美國對柏林危機十分重視。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孤立主義思想嚴重的參議員也改變了立場,支援成立所謂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議。西方建立以美國等國為正式成員國的北約(NATO)的主要戰略目的是:當蘇聯發動侵略戰爭時,北美向歐洲各國提供支援。北約在成立後的最初幾年裡關心的主要是政治問題,而不是軍事問題。這表現在美國作為西方一流“側翼”強國,繼承英國的衣缽後,奉行的外交政策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開始致力於維持歐洲的力量均勢。在美國和英國政府看來,北約的主要作用是:可使美國和加拿大與布魯塞爾條約的其他簽約國聯合起來,可將相互支援的保證擴大到挪威、義大利等也感到不安全的國家。在北大西洋公約簽訂之日,美國在歐洲實際上只有駐軍10萬人(在1945年則有300萬),西方只部署了12個師(其中7個法國師、2個英國師、2個美國師和1個比利時師),用以阻止蘇軍西進。雖然這一時期蘇軍的兵力遠不如蠱惑人心的西方人所宣傳的那樣大,但兩大集團的總兵力對比是相差懸殊的。不久,西方人的恐懼更甚,認為共產黨人可能像在朝鮮戰爭中很快渡過鴨綠江那樣迅速佔領北德平原。這就是說,北約在日益嚴重地依靠美國遠端轟炸機實施“大規模報復”來對付蘇軍入侵的同時,還必須大力加強常規力量。另外,這還使三個西方“側翼”大國(即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必須對歐洲大陸長期承擔軍事義務。對此,1930年代的西方戰略制定者肯定會大吃一驚。
北約在軍事上起的作用,與馬歇爾計劃在經濟上的作用別無二致。它進一步加深了1945年分為兩個陣營的歐洲的裂痕,使得只有瑞士和瑞典等傳統中立國、佛朗哥的西班牙,以及處於特殊地位的芬蘭、奧地利和南斯拉夫處於兩個集團之外。北約得到的回答是,以後不久以蘇聯為首的華約集團便成立了。這不僅加深了東西方的分裂,還使德國統一的前景變得更加渺茫。儘管法國人憂悒不安,西德的武裝部隊到1950年代末便在北約體制內開始建立起來。這是合乎邏輯的,因為西方希望縮小與華約在總兵力對比上的差距。但是,這也不可避免地會推動蘇聯建立一支東德軍隊,儘管這支軍隊要受嚴格控制。由於兩個德國都加入了相應的軍事聯盟,對今後任何使德國中立的企圖,北約和華約都必然會感到震驚和不安,會認為是對本身安全的打擊。從俄國方面看,這種看法在斯大林1953年去世後反而得到了加強。這是因為蘇聯出現了這樣一種觀點:任何由共產黨領導的國家都不能放棄自己的信條(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勃列日涅夫主義”)。1953年10月,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曾私下承認,東歐衛星國“只能透過全面戰爭或俄國人本身得到解放”。正如巴特利特所指出的那樣,“這兩種情況都不會發生”。1953年,東德的一次暴動很快被鎮壓下去。1956年,匈牙利決定退出華約,驚慌的俄國人立即派出幾個師的軍隊,鎮壓了那裡的獨立運動。1961年,赫魯曉夫下令建起柏林牆,以防止人才流向西方。1968年,捷克人遭到了12年前匈牙利人一樣的命運,儘管他們流的血要少一點。蘇聯領導人採取的這些行動只能進一步加深兩大軍事集團的分裂,卻無法消除西方世界在思想和經濟方面的吸引力。
冷戰的第二個重要特點是,它從歐洲向世界其他地區逐漸進行橫向擴散。這種情況的發生是不奇怪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很大一部分時間裡,俄國人一心一意想的是如何對付德國人的威脅。但是,這並不是說,莫斯科對土耳其、波斯、遠東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