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政治格局。
但是意外發生了,在武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胡青牛在兩年後即1351年意外被殺,張無忌也由此失蹤。此後他的蹤跡時隱時現,直到1357年他在崑崙山下出現,這六年內他的行蹤始終是一個謎團。當他六年後出現時,已經完全康復,並且學到了極其高超的武術。雖然張無忌堅稱自己是在崑崙山中找到了原本的《九陽真經》,但卻始終不能拿出這一抄本作為證明。許多學者懷疑,他所學到的九陽功實際上來自於張三丰的秘密傳授。另一些學者認為,他在這些年中跟隨著楊逍,從後者那裡學到了“天地轉換法”等明教武術。即使張無忌的說法真的可信,也可以說是張三丰原本的設想透過曲折的方式實現了。由於殷天正和他的兒子沒有其他男性繼承人,只要張無忌不死,對於天鷹教就具有號召力。而張無忌在恰當的時間和地點出現,所起到的作用甚至遠超過張三丰本人的預期。
13譯者按:黑潮(KuroshioCurrent)為西太平洋最大的洋流,從菲律賓流到北極海域。
另一方面,在武當表面上屈服於少林之後,少林遂得以野心勃勃地開展下一步計劃:透過征服明教而成為江湖世界的最高主宰。1357年開展的光明頂戰役是少林在多年策劃後,聯合其餘五大門派而終於展開的軍事行動。少林當然知道,在此前很久,光明頂除了楊逍統領的天地風雷四門等微弱武裝,已經沒有多少防衛力量。僅僅是不滅的聖火對於明教系統仍然具有象徵意義而已。與此同時,明教的重心完全轉移到了中國東南部,而實際的指揮中樞也由彭瑩玉、說不得及一批中下層軍官控制,光明頂早已淪為了形式上的總部。六派聯盟要完成摧毀光明頂的任務可謂輕而易舉。唯一會因此垮臺的只有駐守該處的楊逍派系,而這是明教其他各派所求之不得的。這是少林敢於發動光明頂戰役的緣由。這一場戰役的勝利不但可以鞏固少林對於其他五派的優勢地位,而且還可以為建立以少林為首的更加廣泛的武術界聯盟奠定基礎。而如果整個武術界都服從少林寺的命令,肅清彌勒宗、天鷹教等明教殘餘勢力,進而控制江湖世界就輕而易舉了。
在六大門派中,少林是這一聯盟的組織者,他們渴望一場輝煌的勝利,從而得到獨霸江湖的權威;崑崙派直接受到明教的威脅,摧毀明教不僅能保證他們的戰略安全,而且能夠讓他們取得在西域的霸權,因而積極加入聯盟;華山派方面,掌門人鮮于通在幾年前透過暗殺他的同學白垣而得以繼位,根基並不穩固,也急於透過對外的勝利鞏固自己在華山的統治地位;峨嵋不僅因為紀曉芙被姦汙的事實被揭露而蒙羞,而且掌門人滅絕修女也希望參戰能夠改變本派被性別歧視和邊緣化的處境,在戰後的利益分割中能夠取得有利地位。崆峒派因為多年以來一直實行老人政治,由五個元老控制一切,已經相當衰微,但是由於其在河西走廊的特殊戰略位置,能夠保證遠征的補給線,因此仍然以優厚的條件被邀請參加聯盟。唯一難以從戰爭中獲益的就是武當,少林有意利用自己主盟者的地位,要讓他們充當先鋒敢死隊以損耗其實力。但在嚴峻的江湖形勢下,武當仍然不得不參加聯盟,並且派出除張三丰外的全部精銳,以表明其維護江湖主流勢力的堅定立場。
如此大規模的行動不可能完全保密,但令少林感到意外的,是已經分崩離析的明教各支系竟在得知訊息後,迅速組織起義勇軍支援光明頂——這與六派聯盟的判斷恰好相反。事實上,殷天正、韋一笑、彭瑩玉等人的義舉並非出於對昔日戰友的情誼,也不是單純因為害怕被孤立而相互支援。問題在於,明教各派的合法性來自於三十年前的光明頂教廷,即使是天鷹教也承認聖火的至高權威。光明頂的淪陷本身就會對明教信仰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令明教基層組織瓦解。也因為聖火象徵意義上的重要性,如果有誰能夠擊退這次空前強大的敵人,就意味著此人獲得了明尊的保佑,可以得到多數教民的擁戴而成為新的教主。各巨頭們既看到了這次機遇,也不願意給自己的多年的競爭者以可乘之機,因此不約而同地返回崑崙山。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次共同抵抗敵人的行動其實是三十年來內鬥在另一種形式下的延續。
這既令明教實現了暫時的團結,也將造成嚴重的損失。
然而,影響1357年光明頂戰役的還不止是六派聯盟和原明教系統兩個方面。另外還有至少兩個不可忽視的勢力參與其中:
以丐幫為主導的各幫會,長期以來處於江湖主導勢力的下游。這一點不難理解,除丐幫外,各幫會的首腦人物往往是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