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的弟子,在不同程度上要受命於原來的門派併為之服務。但是幫會和門派具有不同的利益重心,這就造成了雙方經常性的矛盾。而大多數矛盾的解決,都是以幫會方面的退讓而告終。除了丐幫本身兼具門派的特點外,各幫會一般很難擺脫這種附庸的命運。譬如,鄱陽幫幫主劉六一是崆峒派的弟子,被要求帶領幫眾作為進攻光明頂的先鋒,在一次伏擊中全軍覆沒。
作為最大的獨立幫會,丐幫曾擁有強大的實力,足以滲透到江湖世界的方方面面,自唐代以來的許多個世紀見證了丐幫的繁榮和興盛。但是自上世紀後期在宋元戰爭中耗盡實力後,丐幫陷入了半個世紀的衰落,而未能在新一代的江湖秩序中佔據制高點(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耶律齊在崖山海戰中陣亡,令丐幫的秘傳武術部分失傳)。他們的領導人難以和六大門派的掌門人平起平坐,而底層的幫眾則紛紛被新興的明教吸引走,處於尷尬的狀態。在三十年代,幫主史火龍又疾病纏身,只能將權力移交給下屬。為了不讓一頭獨大而威脅自己的地位,史火龍讓各長老、龍頭平分權力,和明教類似,這些幫魁們為了爭權奪利而相互傾軋,同時幫中被稱為“髒衣服”的保守派和被稱為“乾淨衣服”的改革派爭端又起,在任何事務上都爭吵不休,使得丐幫幾乎陷入癱瘓。
但無論如何,衰落到了極點的丐幫也不能容忍以少林為首的六派聯盟正式成為江湖世界主宰,而自己卻被排斥在外的前景。而其他許多幫派也有同感。在得知六大派圍剿光明頂的計劃後,丐幫方面很快想到了對策。他們也拉攏了巫山幫、巨鯨幫等幫會和一些不滿大派霸權的小門派,組建了一支獨立的軍事力量,打著支援六大派的旗號向光明頂進發。丐幫指望六派聯盟和明教方面能兩敗俱傷,而自己屆時加入戰鬥,就可以輕鬆地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即使六派聯盟能夠取得勝利,也必將承受慘重的損失,而手握重兵的丐幫,也可以在日後的江湖勢力重組中居於有利地位。
最後,為帝國政府效力的御用武術家們也試圖利用這一時機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事實上,挑動明教和江湖主流勢力的鬥爭,進而各個擊破本來就是成昆和阿魯溫在三十年代的制定的計劃。現在,雖然阿魯溫已經去世,成昆卻終於有機會看到自己畢生夢想的實現:明教的滅亡即將到來。但是成昆的野心卻延伸得更遠,他現在策劃在帝國政府的支援下,實現對江湖世界的控制。在這一時期他進行了一系列秘密活動,首先是以空見弟子的身份,積極參與籌備光明頂戰役,制定各種方案,並在各門派中安插親信和間諜,以便獲取其軍事力量和調動的第一手情報,他將這些情報源源不斷地傳回汗八里的汝陽王府,後者立即向甘肅行省方面調派他的秘密軍團,在當地官員的配合下控制河西走廊的主要通道,一旦六大派在光明頂獲得勝利,他們就在歸途中伏擊對方,設法將他們俘虜並逼迫其向蒙古政權效忠。隨後,六大派會被重組,而屆時成昆將被政府指定為少林寺的方丈,成為江湖世界的最高首領。
如果說成昆的目標僅僅在於僅僅做蒙古帝國的傀儡,那麼未免太小看了這位14世紀最大的陰謀家。在配合汝陽王府進行伏擊六大派準備的同時,他也將目光盯準了丐幫。光明頂戰役前夕,他秘密殺害了隱居中的史火龍並找到一個相貌相似的人冒充他,由於史火龍早已離開政治舞臺,他的下屬對這位很久不見(long time no see)的最高領導並未產生任何懷疑。
利用這個假幫主,他順利地將自己的私生子陳友諒安插進了丐幫領導層。這就使得他能夠輕易地慫恿丐幫建立了自己的同盟,組織起一支可觀的軍事力量,而汝陽王府方面對此毫不知情。無疑,這是成昆給自己準備的秘密王牌。有理由相信,一旦時機成熟,他將利用這支力量去達成更大的野心。
此時的汝陽王是阿魯溫的兒子察罕特穆爾,他正當青年的兒子庫庫特穆爾日後將成為元帝國最後的中流砥柱,並以其漢名王保保為後人所熟知。察罕帖木兒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在1348年鎮壓了明教周子旺起義,隨後又立下過幾次戰功,被烏哈噶圖汗封為元帥。和大多數蒙古貴族一樣,察罕虔信喇嘛教,他的保衛主要依賴於被稱為“十八金剛(Eighteen King Kong)”的西藏密宗喇嘛。雖然這些僧侶的武術造詣遠不如包克圖、圖裡和其他漢人武術家們,但是察罕相信他們的密宗法術會給自己帶來幸運。在他們的惡意慫恿下,察罕疏遠了原來效忠於他父親的武術家群體,而對控制江湖世界的計劃嗤之以鼻。不過,他的女兒敏敏特穆爾(13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