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的荒山“武當山”是道教所信奉的大神“真武大帝”的居所,能夠庇護虔誠的信徒,以此在附近鄉村中聚斂了大量的金錢,為自己修建了寺廟和修院,這些鄉村正在元軍的蹂躪痛苦呻吟。張三丰的庇護為他們提供了安全和希望,成為他們所信奉的神明,這是後世關於他一系列神奇傳說的來源。儘管張三丰的武術造詣進步神速,但在四十歲以前,他僅滿足於在神農架附近的勢力範圍,並未參與更廣泛區域的政治活動和軍事鬥爭。沒有跡象表明他曾經參與過襄陽戰役,儘管這一要塞離他的山頭並不遠。在文天祥被處決前夕,他曾被邀請參加救援活動,但他以“武功未成”為名拒絕了,雖然他在二十年前就擊退過何足道這樣的名家。他的精明與謹慎不僅使得他熬過了蒙元血洗武林的艱難時刻,也為中國武術界保留了一個碩果僅存的武術大師。八十年代以後,隨著元朝統治的鞏固,社會局勢也安定下來。在這一時期,張三丰開始了他漫長而豐富的社會活動。由於年輕一代的武術家幾乎在改朝換代的大亂中被摧殘殆盡。
張三丰這樣的天才人物更加顯得鶴立雞群。在幾十年內,張三丰就樹立了他在武術界至高無上的聲望,這是當年王喆和郭靖這樣的大師也望塵莫及的。然而我們不應當忘記,這一崇高的榮譽卻是建立在武術界精英盡喪的空白之上。
與他的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