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大師也望塵莫及的。然而我們不應當忘記,這一崇高的榮譽卻是建立在武術界精英盡喪的空白之上。

與他的前輩,另一位卓越的道教武術家王喆不同,張三丰既不關心對異族政權的反抗,對道教理論的改革也缺乏興趣。長期以來,張三丰雖然在武術界建立了無可挑戰的權威,但是一直避免引起元政府的猜忌,其反抗活動僅限於對小股元兵的騷擾,如果有的話。而其對於道教的興趣也主要在於內丹理論對武術的影響上。事實表明,作為武術大師,張三丰更關心的是自己的武術傳承。或許是預見到了門派政治即將形成的大趨勢,張三丰在六十歲的時候決心締造他自己的門派。經過長期準備,張三丰在十四世紀初開始招收少量的門徒,事實上,在他漫長的一生中,招收的門徒也不過只有七人而已。但這些門徒都具有驚人的武術天賦,二三十年後,他們將陸續成為武術界的頂樑柱。

武當派崛起的速度是驚人的。在十四世紀二十年代,已經成為和少林齊名的大派 ——這一併駕齊驅將延續剩下的六百年。但在事實上,在整個元代,武當尚不具有和少林相當的實力。武當派的名望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張三丰個人的聲名,這一形勢在明初發生了決定性的變化。我們將在第五章討論武當派在元末內戰中是如何一步步贏得對少林的優勢的。

在三十年代,六大派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位於第一梯隊的是武當和少林,而峨嵋和崑崙緊隨其後,華山和崆峒屬於第三等級。中衰的丐幫仍然人多勢眾,但是已經無法主導武林大勢。而其他許多幫會、鏢局等江湖勢力實際上也直接間接在各派的控制之下,例如,鄱陽幫的幫主就是崆峒派的門徒;而龍門鏢局的都大錦則效忠於少林派。這樣一來,在五絕體系崩潰後半個世紀,經過翻天覆地的重新洗牌,另一個與之迥異的武林秩序形成了。這個新體系雖然只維持了大約三十年,但是從中產生出來的少林┪淶比�ζ膠饊逑等粗髟琢聳O碌惱���鍪蘭汀�

附錄一:張三丰: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剽竊者?(奇*書*網。整*理*提*供)

在西方世界,最偉大的作家莎士比亞同時也是最有爭議的作家,常常被指控為無恥的剽竊者:這個沒有受過任何正規教育,據說是半文盲的小演員能夠寫出如此文采斐然的劇作,令許多人產生了嚴重的懷疑:或許這些著作都是培根、馬洛或者其他才子的作品,而莎士比亞只是肆無忌憚地剽竊了它們。在中國歷史上我們也可以找到對應的爭議人物,這就是常常被指控為剽竊了《九陽真經》的張三丰。

這一事件的官方版本是:張三丰從師父那裡學到了一小部分《九陽真經》的武功,並且“以自悟的拳理、道家沖虛圓通之道和九陽真經中所載的內功相發明”,創造了極具特色的武當派武術。但長期以來,也有許多學者宣稱,張三丰實際上學到了完整的《九陽真經》,並且將其拆分為武當派的各種具體武術,只是秘而不宣,將這些武術的發明權篡為己有。雖然因為《九陽真經》的原本已經失傳,無法給出確鑿的證據,但在史書中仍然有不少蛛絲馬跡可尋。劍橋大學的史密斯教授是這一剽竊說的力主者,在三十年的學術生涯中,他發展出了一套完整、有力的剽竊理論;與之相對立的,是牛津大學的約翰生教授,他以力證張三丰的原創性而聞名。這兩位著名學者分別是中國武術史研究中牛津學派和劍橋學派的代表人物。

在 2005年在北京舉行的第三次國際張三丰研討會上,他們進行了一次激烈的正面交鋒。下文即根據他們的問答整理而成,收入《國際張三丰研討會論文集》(第三輯)(中華書局出版社,2006)。從這一對話錄中,讀者可以瞭解到這一爭論的概況,如果需要進一步的閱讀,請參閱筆者的著作:《張三丰與〈九陽真經〉:一項批判性研究》(劍橋大學出版社,2006年)。

史密斯:(上略)是的,難道這還不明顯麼?張跟隨了覺遠整整十年!十年!覺遠每天都在教他。而郭襄和無色不過聽了一晚上,你認為他們學到的內容是同等的?

約翰生:或許張學到的多一點,但是……史密斯:多一點?我的天哪,十年的時間你足以從 1+1=2學到相對論了,或者能把一本《牛津英語辭典》從頭背到尾,如果你足夠聰明的話。那麼《九陽真經》究竟有多大篇幅,有《聖經》那麼多麼?張無忌也不過學了五年而已。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張離開覺遠的那一年,他已經記住了全部的《九陽真經》。

約翰生:但是張離開覺遠的時候只有十六歲,而張無忌開始學習的時候也是十六歲。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