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難容二虎,到吳王夫差與越王勾踐這一代,兩國之間已由明爭暗鬥,變成了世仇。
公元前496年,吳王夫差的父親闔廬趁越王勾踐的父親允常死去、勾踐剛剛即位之際,出兵伐越。當時,勾踐想了一個很不尋常的主意:他將幾百個死刑犯召集起來,問他們,是願意到戰場上像個英雄一樣去死,死後家屬親人能夠得到優待;還是願意作為罪犯被送到刑場上去死,死後家人蒙受恥辱?
這幫死刑犯當然願意做英雄。
於是,勾踐命他們來到陣前,排成三隊,赤著上身,每人手持一把利劍。勾踐向吳軍大喊:“吳軍將士們,你們聽著,這些是越國的勇士,誰敢來決一死戰?”
他的話音剛落,這些昨日的死刑犯、今天的死士們便緊接著齊聲吼道:“為了國家,為了大王,命有何惜,死有何懼!”喊完,只見劍光閃處,鮮血飛濺,幾百名死士一齊自殺,人頭已經落地,身體卻屹立不倒。
這情形令吳軍心驚膽戰,令越軍熱血沸騰。山搖地動的戰鼓聲中,越軍紅著眼不要命地殺將過來。吳軍大亂,完全喪失了鬥志。
混戰中,吳王闔廬受了傷,並很快不治而死。
臨死時,他把兒子夫差叫到面前問:“你會忘記越國的殺父之仇嗎?”
夫差說:“決不敢忘!”
即位後,吳王夫差讓一個人站在王宮門口,每當他出入時,那人就大喝一聲:“夫差,你忘了越國的殺父之仇嗎?”夫差立即回答:“決不敢忘,三年必報此仇!”
三年後,吳王夫差任命伍子胥為大將,伯為副將,傾全國精兵攻打越國。越王勾踐不聽范蠡堅守不出的勸告,發兵對抗。兩軍在今天的太湖附近決戰,結果,越軍大敗。吳王夫差乘勝追擊,將越王勾踐所帶領的五千殘兵敗將團團包圍在會稽山上。
當時,越國確實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險。吳王夫差苦大仇深,必欲殺勾踐而後快。伍子胥認為:吳越兩國同處三江之地,一山難容二虎,勢不兩立,也極力主張就此殺掉勾踐,滅掉越國。
此時,越王勾踐那兩位在歷史上名氣極大的賢臣:范蠡與文種,開始出來發揮作用。
文種帶著美女和珍寶,去見吳王夫差的太宰伯,對他說:“殺掉勾踐,滅掉越國,對吳國可能有好處,可是對太宰您能有多大好處呢?如果保留越國,饒勾踐一命,今後勾踐就等於委身您了,您就可以享有越國的財富。”
這位太宰一聽很高興。第二天,他去說服吳王夫差:“如果越國投降,他們的美女財富都歸我們吳國所有,讓越王勾踐夫婦做大王您的奴僕,這比殺掉他還難受;如果我們一定要趕盡殺絕,他們可能會殺掉妻子美女,毀掉珍寶財富,並以五千精兵與我們決一死戰。兩者比較之下,不如讓他們投降對我們更有利。”
()好看的txt電子書
吳王夫差一聽也有道理,於是決定受降。當時規定:越王勾踐夫婦必須到吳國做三年奴僕,三年後返回越國;吳王夫差保證不殺他。
隨後,越王勾踐將全國的珍寶美女獻給吳王夫差,讓文種留守國家,自己帶著妻子和范蠡來到吳國,充當吳王夫差的奴僕。
他們蓬頭垢面,破衣爛衫,住在闔廬墓旁的一個石頭房子裡面,為闔廬守墓,同時飼養吳王的馬匹。
於是,每天天還未亮,越王勾踐就和妻子、范蠡一起,鍘草餵馬,打掃馬廄和院子,擦拭車子馬具,活兒做得比一般的奴僕做的還好。每當吳王夫差駕車外出時,越王勾踐則必須牽著馬走在前面,不管吳國的百姓對自己說什麼做什麼,他都一概不做任何反應,表現得一本正經、畢恭畢敬。
有一次,吳王夫差得了重病,好多天沒有使用車馬。越王勾踐便請求允許他去看望,他說:知道吳王病了,自己心裡十分不安,希望能夠探望吳王,說不定還會用自己學過的醫術為吳王效勞。
舔出來的歷史:糞便和苦膽(2)
見到吳王后,勾踐恭恭敬敬地用手捧起夫差的大便仔細觀察,還放進嘴裡咀嚼品嚐,然後,很喜悅地告訴夫差:根據大便的顏色與氣味,可以斷定大王的病能夠治好,並且將會在十日之內好轉。
這一下子,大出吳王的意料。
據史書記載,這位大王被勾踐的舉動感動得熱淚盈眶,痛斥認為勾踐居心叵測、一再勸他殺之的伍子胥。
他挺動感情地說:“我病了這麼長時間,心中的悲苦沒有哪一個臣子能夠安慰,沒有一個人能夠像勾踐對我這麼好,這麼忠心耿耿地查清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