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義陽,左扼兩淮,右控江漢,承東啟西,遮蔽中原,素有“三省通衢”之稱,從古至今,是江淮河漢之間的戰略要地,又是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此地素來是極為緊要的,是以也頗多江湖遊俠盤桓,行腳商人來往,倒也算得上繁華,時值靈帝下詔令公卿舉奏刺史及郡守的不仁之舉,是以各地刺史郡守都嚴令部下不敢輕易觸犯,其實這在徐濟看來無非是粉飾太平偽作清明罷了,真正為禍的還不是官官相護逍遙法外?真的有功於百姓黎民有功於社稷的人又能得到什麼?

不過也好在靈帝這道詔令使得各地郡守有所收斂,徐濟也沒有遇到太多的麻煩就一路到達義陽,說起來此時徐濟已然聽聞了曹操的事,這位孟德可是了不得的,且不說許子將那句:“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但是這是歷史的謠傳,其實許劭說的是:“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初時聽聞徐濟確實是啼笑皆非,這謠傳的真是謬以千里,怪不得很多人不大看得上曹操多半也是因為這個評價罷。之所以說他不得了是因為時任議郎的曹孟德同司空陳耽一同上書彈劾太尉許馘、司空張濟等人所舉之人皆出於黨私,得了好大名聲,不過也看得出此時曹操確實還想要為一任好官,造一方福祉。

只是孟德你這一番苦心終究救不了這已然腐朽的大漢江山啊。這是徐濟的感慨就不足為外人道了。

義陽其實並不被重視,這裡說是個小鎮卻更似軍鎮,郡兵便是在這裡徵召,徐濟抵達義陽之時正好趕上一次。

漢時計程車卒分為數種,其一在洛陽充作近衛軍的呼為“衛”,其二則是前往邊疆守備的成為“戊卒,其三則是在本地服役的即為“役”,而義陽此次則是為了補充本地防衛力量而臨時決定的徵兵,據聞縣尉親自前來監督,這些平日裡的鄉勇豪強都卯足了勁想要表現自己,無非是義陽縣城傳聞這一次徵兵有一部將會前往邊疆戍邊,更有甚者,還有一部會前往洛陽充作近衛替換一部分老兵,這個緣故也帶給了這些應召而來的鄉勇們激動異常。

陳到是個武人,對於這種事情向來是甚為有興趣的,畢竟這還是比較隆重的,總有些隱於市井的年輕人懷著報效國家熱血前去投軍,雖然徐濟對此十分不以為然,但是畢竟並非人人都有那樣的眼光能夠看得清楚現在的局勢。

據陳到的說法,義陽徵召兵卒十分苛刻似乎的確是有部分將要前往洛陽,徐濟雖然興致不高但是既然陳到有興趣徐濟也就一同去看看了。

其實對於這些所謂的各地的武備徐濟認為甚至比不上世家大族的私兵,徵召之處顯然是人聲鼎沸,前來應召的年輕人和一棒子和徐濟一樣前來看熱鬧的,至於為何聽聞能夠前往洛陽使得這許多人前來應召,緣故莫過於衛兵是極優待的,來回旅費由中央供給,初到和期滿退役,皇帝備酒席款宴,平時穿的吃的,也不要衛兵們自己花錢。

對於這些貧苦的百姓而言,能夠有機會得到這樣的待遇是極為不易也是極為喜歡的,而真正熱血的好漢無不是希望能夠前往邊疆建功立業。

而實際上這一次恰逢其會的徵兵也叫徐濟更加清楚的看到了此時漢朝的腐朽,戍衛洛陽本應該是最精良的兵員而實際上卻是一群抱著混吃等死的人,這樣的軍隊又如何能抵擋日後的黃巾?

說白了這也是靈帝的昏庸所致,即便局勢的確糜爛不堪也不應當明面上賣官鬻爵,這位皇帝倒是會做生意,什麼官爵都能明碼標價。這樣一來徐濟也不再想前往汝南了,袁氏高門大戶只怕看不起自己,也不必要去看這麼一處地方浪費自己的時間,於是徐濟轉道淮河順水而下前往盱眙,再往徐州走,最終徐濟的目的地是稷下學宮的舊址,臨淄,也就是齊國舊都。徐濟前往青州終歸是因為這裡人傑地靈,不少名留青史的人物都是出自此處,而對於這個決定陳到也沒有異議。畢竟陳到明白此行徐濟顯然不只是為了遊學的目的才決定離開鹿門,徐濟既然有了計較他也只需要聽從就好。

光和五年,五月,徐濟抵達盱眙,這裡是徐州地界,不遠處就是洪澤湖和白馬湖,順水而下不到半天就能抵達曲阿,這幾乎是徐州拱衛南面的門戶,也是徐州的重鎮,是最大的交易來往地。

徐濟抵之時便對陳到說,若將來對峙大江南北,此處必為兵家必爭之地,陳到問之為何,徐濟施然道:“此處背靠兩湖,水軍正可在此處操練,順流而下便可直逼建鄴,更可與廣陵呼應,兵鋒所指,何以相抗?再者此處可謂南北商人最為便利的通道,此處豈能輕視?”

陳到沉思後問道:“此處雖然重要卻是孤懸於外,徐州的駐軍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