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部分

馬不停蹄的趕回潁川去了。

而董卓呢,一大清早自府門而出想要上車去皇宮上朝,然而偏過頭便見到有二人望車而揖,董卓細細一看才知乃是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也。於是董卓便奇道:“汝等何事在此久候?”周毖聞言便拱手作揖道:“今聞丞相欲遷都長安。故來諫耳。”但這兩人卻是沒有看到董卓臉上的冷意,董卓記性不算太好但卻也絕不不差,他可還清楚的記著當初自己欲殺袁紹之時便是這兩個保下了袁紹。如今之所以董卓沒有立刻動手洩憤也是因為回洛陽前李儒千叮萬囑要董卓按下自己的性子行事。

但董卓再怎麼好脾氣也忍受不了這樣的事情了,何況董卓原本就是脾性極為暴烈之人。聞聽這話當即便大怒道:“我始初聽你兩個,保用袁紹;如今袁紹已反。料汝等必是其一黨也!”說完這話當即便叱武士將二人推出都門斬首。

有了這兩條人命的教訓在前自然便在沒有人敢反對遷都之事了,而董卓也立即便開始了行動。而此時,李儒也回來了。

話說當日董卓一走李儒便下令關上士卒只守不出,但李儒卻沒料到這一切都早已在徐濟的預計之中,所以當汜水關僅僅剩下了數百守卒之時徐濟便悍然發動了進攻,憑藉樂進所部精銳士卒的努力徐濟強行衝開了汜水關的防線,李儒當時身邊人手並不多,而且他始終擔心徐濟只是作為前鋒,所以他不得不暫時不去理會徐濟這數百人,但接下里李儒卻覺得自己被愚弄了,樂進等人突入之後便四散而去,李儒根本無法追捕,而且他不敢耽擱董卓的遷都計劃,所以最後他不得不放棄了找到這些強行突入汜水關計程車卒。

但唯一讓李儒稍稍安慰的是這強行闖入汜水關計程車卒似乎並沒有幫助諸侯的意思,自他們進入之後一連數日都有諸侯試探性的攻城,而李儒也故意做出了幾次不敵的跡象,但這些人都沒有絲毫的反應和動作,李儒也不得不暫時不再注意這些人,因為諸侯的進攻越發的嚴密和章法整齊起來,這讓李儒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不過好在他並不需要長時間的和這幫諸侯死磕,預計了一下時間李儒就大約得出了自己需要駐守的時間,所以在第三日夜間他便率領近衛悄悄離開汜水關返回了洛陽。

而李儒不知道的是,就在他離開汜水關當夜,徐濟和孫堅所部所有士卒也同時全部透過了汜水關,憑藉的正是之前強行闖進汜水關的樂進等人。直到此時孫堅才明白徐濟的所有打算,原來徐濟從來就沒想過要以武力攻破汜水關,而且孫堅也看到了汜水關的情況,這裡實際上留守計程車卒並不太多。得利於地形的優勢這裡的確也並不需要太多士卒,但孫堅還是不得不欽佩徐濟的眼光。沒有人猜得到董卓竟然會在此時放棄汜水關,惟獨徐濟透過汜水關上炊煙的變淡判斷出了士卒人數的減少。

而此時孫堅也重新有了目標。如今董卓正要逃亡,孫堅自然是絕不會放過這樣一個揚名立萬的機會立時便要追擊,但徐濟卻阻止了他,而後對他解釋道:“兄長,李文優此人絕不簡單,莫急,我料定此人必有後手,何況董卓一時之間也脫不開,我等可緩緩圖之。”若是早兩日孫堅是絕不會聽徐濟之言的。但如今見識過徐濟能耐之後孫堅自然是不會違抗。也正如徐濟所料,李儒雖然不得不趕回洛陽協助董卓處理洛陽事務,但他也並沒有忘記樂進這幫人的存在,之前所有的試探都沒有作用也證明了對手的目標並非是協助諸侯攻城,那麼顯而易見的是對手顯然就是衝著董卓而去的,所以李儒當然也留下了相應的手段,若是孫堅真的急著去追擊那麼必然就要中了李儒設下的埋伏了。

但此時的董卓卻遇到了一個極為棘手的問題,軍中缺糧餉了。原本董卓的麾下士卒董卓自然是能夠供應的,但自從入主洛陽之後收編何進的部隊與從各世家搜刮的來計程車卒當然也都是需要糧餉的。如此一來董卓自然便是有些捉襟見肘了,恰逢此時李儒歸來於是董卓便火急火燎的找來李儒問計。

李儒向來都是一個損人利己的標杆人物,一聽董卓說的問題他當即便開口道:“如今既然錢糧缺少,自然便需有人資助。丈人莫非忘了洛陽富戶極多,可籍沒入官。但凡是袁紹等關東諸侯門下,殺其宗黨而抄其家貲。必得鉅萬錢糧。”董卓聞言當即一驚,雖然董卓本身也是個極為狂狷的人。但李儒所出之策仍舊令人感到有幾分不寒而慄。見到董卓面露遲疑李儒自然也猜到了董卓的想法,但李儒也只是淡淡一笑道:“丈人為何猶豫難決?”

董卓聞聽李儒這話一愣。隨後露出了狂放的笑容道:“還是文優知我,也罷,你便去下令吧,一切都由你來安排,我只看結果!”聽到這話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