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接受《波茨坦公告》。但陸軍出身的前首相小磯國昭和東條英機表示反對。小磯憤怒地說道:
“今天的*不能稱之為會議,是決定通告。這究竟是根據誰的想法做出的決定?”
首相佯裝不知,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於是視線轉移到了東鄉外相的身上,東鄉外相勉勉強強地回答道:
“是陛下的意思。”
“那我就無話可說了。”
面對小磯失望的發言,東條倨傲地大聲說道:
“下官與小磯大將意見相同。”
日本帝國就此踏上了投降的道路。同盟通訊社在下午七點(華盛頓時間凌晨五點),用短波播報了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訊息。很快收到訊息的AP通訊社馬上將此訊息作為同盟通訊社的報道向全世界傳播。華盛頓時間早上七點過,杜魯門總統拿到了同盟通訊社的報道。白宮正在搞裝修,此時油漆工恰好進入白宮,已粉刷了一半的建築物周圍聚集著很多聽到訊息的群眾。
“我們要見哈利,我們要見哈利。”
群眾一個勁地齊聲叫喊著,哈利是總統的名字。上午九點杜魯門召開了緊急會議,審議對日答覆一事。陸軍部長史汀生,國務卿貝爾納斯,還有海軍部長福里斯特爾和總統副幕僚長萊希等四人參加了會議。
史汀生是位日本通,他對日本的瞭解程度遠在副國務卿古魯之上。“日本陷入瞭如此艱難的困境,卻仍希望保全天皇制。”為了避免在日本本土的登陸作戰中再次發生硫黃島和沖繩等地的可怕流血事件,史汀生主張接受日本的要求。萊希也表示贊同。
“與將戰爭拖長相比,天皇制是個小問題。答應他們就是了。”
史汀生勸說著。福里斯特爾基本同意該意見。
但是,貝爾納斯的態度很強硬。
《日本最漫長的一天》 序章(8)
“日本的要求不是無條件的。在這之前,我們宣佈必須無條件投降已經好幾次了。為什麼要對日本讓步呢?”
接著貝爾納斯請求杜魯門給他一個小時來寫對日答覆方案,杜魯門同意了。
方案由國務省遠東課的課員負責起草,在正午以前起草完畢。其大致內容是:對日本的要求不給予任何形式的明確答覆,既不否定天皇制,也不做明確的承諾,並重申《波茨坦公告》是不會做任何更改的。下午,五個人再次聚集在一起,透過了該方案。
關於天皇制,福里斯特爾覺得用一種更加明確的表達方式來約束它也許會更好。在離開的時候,福里斯特爾拉住貝爾納斯,試探其真正的用意。國務卿胸中自有想法,他意味深長地笑了一笑,低聲說道:
“天皇還有一個叫秩父宮的弟弟。無論誰當天皇,只要天皇制保留下來就可以了④。”
為了得到同盟國的認可,這個答覆方案被分別送往倫敦,莫斯科和重慶。重慶方面馬上表示同意。倫敦方面經過慎重討論之後,也同意了該方案。
莫斯科態度強硬,說要第二天才給予答覆。但是美國駐蘇大使哈里曼卻拼命催促,說情況緊急,必須連夜將答覆送往華盛頓。很快,蘇聯的答覆來了。在答覆裡,蘇維埃政府同意了對日答覆方案,但提出了一個條件,即在佔領日本的時候,除了美國派出的一名最高司令官以外,蘇聯也要派出一名最高司令官。就像對德國一樣,蘇聯的意圖很明確,就是要瓜分戰後的日本。“我們完全不接受。”哈里曼嚴厲拒絕了蘇聯的要求。
像這樣針鋒相對的討價還價還進行了好幾次,最終蘇維埃政府妥協了,無條件同意了貝爾納斯的對日答覆方案,此時是莫斯科時間凌晨兩點。這樣,在八月十一日這一天,華盛頓將同盟諸國的答覆都收齊了。
八月九日到十五日這一週在日本引起了強烈的震撼,而八月十一日這一天,對一週以來,不知道上述內情的日本來說,是一個相對平靜、無所事事的日子。一整天,日本全國各地都沒有空襲警報。一心等待同盟國答覆的鈴木首相上午就在讀書和冥想中度過,下午與書記官長、親信等人商量一些細節問題,以此來打發時間。
“隸屬於盟軍最高司令官”
八月十二日是星期天。午夜十二點半過,迫水書記官長從同盟通訊社外信部長那裡得知,舊金山廣播開始播放對日答覆。
“還不知道全文的內容是什麼。不過,好像不是一個很善意的答覆。”
迫水的心情頓時暗淡下來。
陸軍中央也在收聽舊金山廣播,為了不重蹈覆轍,這次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