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聳入雲的房地產市場令世界驚歎和關注,從全球性危機中需要吸取的的教訓首先是控制房價飛漲與遏制房價,這也是目前中國社會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
中國總理*日前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應對高房價的措施包括打擊哄抬房價和囤地行為,也可能包括調整利率。
民間人士進一步建言,政府應下決心約束地方政府擴張和濫用土地財政的衝動。
然而,這些辦法都難以從根本上遏制房價的飛漲,因為推動中國城市房價上漲的最大動力並非政府的意願和實施的政策措施,而是難以抑制的所謂剛性需求決定了房地產的開發和供應,包含居住需求、投資需求和投機需求。
政府打擊哄抬房價和囤地行為的動作,在短時間內可以抑制房價的飆升,但問題是,一旦房價驟然停止上漲甚至大幅下挫,大量貸款即成為不良壞賬,金融機構亂象從生,社會消費和投資意願隨之衰退,這是中國經濟目前無法取捨的重要原因。
同時,透過政府強力調整地方財政過度依賴賣地收入的局面遏制房價,難以成行,這一措施除了打擊地方政府大力招商引資、增加財政稅收和創造本地就業機會的積極性,沒有理由從根本上改變這一推動地方經濟幾十年來極為成功的政策模式。
《華爾街日報》最近為中國政府支招:遏制房價應從放開北京和上海戶籍開始。社會大眾之所以對北京、上海和深圳等一線城市的房屋需求高漲,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政府的政策資源過度向這些城市傾斜,並帶動社會的經濟資源過度向大城市聚集,而這些城市的一紙戶口就成了享受這些資源的“特權證”。
如果可行,戶籍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則會有效剝離附著在一線城市戶口上的種種特權,相對均衡其他城市的吸引力,減少大城市戶口的含金量,降低就業者和相關企業對這些城市的購買力,使他們有可能願意遷往中小城市。這樣,社會對一線城市住房的各類需求也會隨之降低,房價受到永久性遏制成為可能。
問題是,五花八門的建言和不斷出爐的遏制手段是否真能眾望所歸,誰也說不準,因為除了每個政策都需要時間來落實,更需要具體實踐和執行後才能見證。
中國房地產逼近世界一致公認的警戒線是不爭的事實,如履薄冰!
。 最好的txt下載網
金融高科技引爆實體經濟危機
對現實的恐慌和對未來的擔憂,幾乎讓所有的現代危機都不約而同地選擇華爾街作為第一戰場,在第一時間測試投資人對危機的瞬時反應,而現代高科技傳播手段,在華爾街操盤手編織出的五光十色的金融衍生品和名目繁多的投資騙局下,成為引爆全球實體經濟危機的第一根導火索。
金融原子彈提前引爆
華爾街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席捲全球,導致百年老店金融機構瞬間破產,股市劇烈震盪,進而演變為全球性實體經濟危機,這一連串雪崩式“多米諾骨牌”效應引爆的串型危機見證了金融衍生品蘊涵的巨大破壞力。
在這場罕見的現代危機中,標誌華爾街高科技的金融衍生品聲名狼藉,其實,金融衍生品只是一個由人類設計、包裝和導航的類似高科技的尖端產品和服務,作為強有力的危機推手,在供需結構失衡和錯位的關鍵時刻,點燃了一觸即發的導火索。
例如,為了人為地拉動日漸萎縮的房地產需求,華爾街精英或內幕人採取斷然措施,透過精心設計和包裝的“金融原子彈”或次貸金融衍生品,在投資人和買房人購買力不足的條件下以低利率和零利率的誘惑推向市場;結果適得其反,陰溝裡翻船。
這顆定時的原子彈提前引爆,掀起了一場世界範圍內的山呼海嘯。
這場危機的新解是這樣的。
為了大力刺激以過度消費為特徵的美國經濟,房地產不失為一個可以炒作和發揮的優質選項。於是,聯邦政府特別是掌管美國經濟命脈的財政部夥同華爾街金融機構串通一氣,巧妙地使出次貸金融衍生品殺手鐧,不斷丟擲低息或零息貸款以及各種五花八門打包過的“招數”,引誘缺乏貸款能力的公民用借貸的方式購買大量產出的房地產物業,最終導致房地產泡沫膨脹而破滅。
結果,供需結構失衡和錯位,投資人和房屋購買人資金鍊斷裂,無法供貸,金融危機從華爾街出發,觸發“蝴蝶密碼”的傳導效應,形成全球實體性經濟危機。
歷史的警醒
華爾街精英無節制地創新導致金融衍生品無序的發展,加上缺乏嚴格的監管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