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如為了達成戰略目的,對敵連續施以打擊計,可另派生力軍接替。我並非只站在部隊這一面說話,戰者力也,必須做到不偏不倚,既不可太過,又不可不及,恰到好處為宜。如官兵在極端疲憊之情形下,還要他去另一戰鬥執行任務,官兵不但怨聲載道,且會有對上不滿而氣憤心情,無形中減低了鬥志。這種情況之下的戰鬥,是最可怕的。

高階司令部的幕僚必須與戰鬥部隊長經常保持聯絡,相互坦誠密切合作,俟排除戰鬥上一切難題後,再以命令執行之,切不可在戰鬥部隊有困難之中一意孤行,影響戰局。在一切為前線,一切為勝利之原則下,上上下下的意見,務須溝通無阻,才能發揮整體力量而收實效。

茲舉例為證:第十軍援常德之役,敵人已南渡“沅江”兩個師團以上兵力,我各級司令部竟不知情,乃不知敵之明證。預十師歸長官司令部直接指揮(越級指揮),在常德縣城以南,約三十餘華里處與敵遭遇,與兵力優勢數倍之敵,孤師奮戰兩晝夜,友軍杳如黃鶴,其他地區皆不聞槍炮聲,豈非戰場無配合?彈藥之消耗也無補充,預十師已處於自顧不暇之險境,而長官部仍勒令其解常德之危。因此,我評以盲目指揮盲從戰。

未能掌握用兵之道

軍屬炮兵營之火炮,系老式日造三八式野炮,自衡山縣至常德縣境,其中有數縣之隔,公路不暢通,野炮不能行動,故留置衡山未隨軍參戰。現代戰鬥豈能無火炮?高階司令部應該明瞭第十軍炮兵狀況,另予配屬能馱戰載之山炮營給第十軍使用,以增強部隊火力,何況第九戰區及廣西第四戰區控制有幾個中央直轄炮兵團。寧可放在保險地區生鏽,而不配給戰鬥部隊使用,造成敵我火力懸殊不利之境,居心何在?無他,沒有算計,有力不會使。

其次,衡陽會戰,我第十軍固守衡陽,我軍援常之役傷亡過半,僅存一萬七千餘人。統帥部知道我軍未曾補充,乃配屬新十九師,充實戰力。該師在衡陽戰前突然調往廣西,臨時改派第五十四師歸我軍指揮,並無不當,惟五十四師只有師部及一步兵團在衡陽,其他二步兵團始終未來衡陽報到,該二團是未奉到命令,還是不肯來衡陽或因其他緣故不能來?高階司令部既不查詢又不追究,更無補救之策。不來報到就算了,而五十四師守飛機場之一團,未能力戰擅自向南撤走,只剩下一個光桿師部在城內,還要第十軍保護他。總算是第十軍承蒙高階司令關懷,得到了一紙空頭支票式的兵力支援命令,第十軍還是原來的第十軍,這是與強敵鬥力應有的法則嗎?還是用兵之道呢?高階司令部認為這些小問題,不在其戰略策劃範圍之內,滿不在乎。那些大小幕僚們卻忘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古訓!既然不是以實力來應戰,那就算是打戰鬥部隊的番號吧。倘若第十軍能獲得一肯拼善戰之師,協守衡陽,依據當時外圍友軍未能力戰之情況判斷,衡陽會戰失敗成為定局,衡陽也會不保,但衡陽之戰鬥則可多殲滅敵人二至三萬人,而達到戰略殲敵野戰軍最高之目的,仍有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戰果。惜乎未能把握著用兵之道,而一敗塗地。

我軍衡陽之戰沒有炮兵,軍屬炮營攜火炮赴雲南昆明換美式山炮未歸。適巧某軍炮兵營之火炮與我軍同型,彼亦奉命去某地更換火炮道經衡陽者。高階司令部臨時拉夫,將該炮營配屬第十軍使用。該營火炮不足,彈藥更為缺乏,有炮營之名無炮營之實。上級不查,又以打番號方式配屬,未能顧及實際效用,敷衍塞責,欺人自欺。所奇怪者,在第四、九兩戰區駐有我數炮兵團,為何不配屬第十軍一至二營作戰,而要配屬已淘汰缺彈之炮火?軍事學所講求的是步炮協同,有強大炮火而不使用,是何居心?還是那一句話“有力不會使”。再來看看敵人之顧慮配合周到處,攻衡陽之二師團,除師屬炮兵大隊外,另配屬一個炮兵聯隊。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整補增援,戰力之源(1)

我高階司令部用兵呆板,欠缺機動性,不能適應戰場敵情演變應戰。如衡陽會戰,我戰略仍以第三次長沙會戰戰略為藍本,以衡陽為核心,將敵主力吸引至衡陽附近地區,我周邊部隊,適時反包圍殲滅之。

惟此戰役,敵之兵力較第三次長沙會戰強大,其戰略也已改變,以兩個師團攻衡陽,主力進出于衡陽以東地區,攻擊我外圍各點友軍,對攻城之二師團只整補無增援。在這種敵情變化下,我戰略原案失效,應迅即改變作戰方針,有第二案之對策。我卻墨守原案,毫無反應,呆板執行,一再嚴令守者固守,催迫攻者急攻。至於守者如何守,攻者如何攻,各級司令部一概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