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罌銜�憊ぷ鰨�醫�嶙呷胗虢裉焱耆�煌�娜松�纜貳�
簡而言之,人生變化無常,而且,很輕易就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下去。因此,需要不斷地努力克服困難,向正確的方向給自己投資。我現在也不太喜歡被人稱為“老師”,因為還有很多東西要學,還沒到把教育當成職業的那種地步。但是讓我把自己的經驗與大家共享,則是我很樂意做的事情。也正因為如此,我才建立了“attackers business school”和“一新塾”,也建立了“business breakthrough”這種多媒體形態的組織,以此創造和人們廣泛接觸的機會。
。。
天生我才必有用
上司在使用部下推進工作時,有能夠不失敗的訣竅。我曾經在“麥肯錫”和幾百個部下一起工作過,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達到了比較好的狀態了。雖然將來有前途的人和沒有前途的人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是沒有一個人是一無是處的。
在使用部下進行工作時,我的方法是(就像前述的那樣):把預想的結果看作是100,並且用100減去部下的工作,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工作。既然是上司,我就有責任把工作做到100。另一方面,作為上司有拓展部下能力的責任,所以,首先應該信任部下,把工作放手讓部下做。如果一開始自己全都做了,部下就沒有了發展的機會。並且,如果100的工作由部下做了97,那麼我只需要做剩下的3就可以。相反,如果部下只能做3,那麼我就需要把剩下的97都要做了。
我在“麥肯錫”工作的23年期間,只有一個部下曾經在報告會的前一天,因為用盡了所有力氣而宣佈放棄。那時候,我自己連夜趕出了報告書,沒有耽誤時間。而其他的人或多或少還是可以完成自己的工作。因此,我從不制定指標,要求部下必須完成多少工作。我覺得應該先讓他們努力嘗試自己可以做的,做不到的部分則由我完成。如果自己沒有辦法完成剩下的工作量,那就應該辭去上司的工作了。
可是,無論在哪個公司,高層的人們常常把“那個人有用”或“這個人沒用”之類的言談掛在嘴邊。但是實際上,沒有人是沒有用的。這就和我們之前說的一樣,有的只是有意思的工作方法和沒意思的工作方法,只有有用的員工使用方法和沒用的員工使用方法。
有用的員工使用方法是,自己事先必須做好部下只能做3,自己需要做剩下的97的心理準備。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作為上司是有責任完成部下放棄的那部分工作的。如果上司沒有那種即使通宵也要完成工作的覺悟和能力,那就不應該接手這份工作。如果自己已經做好了要做97的心理準備的話,那麼在指導下屬工作時,反而能夠在短時間內達到效果。這是因為,由於長時間的接觸,當確定了工作大體方向後,在某種意義上,你憑著直覺就能知道你的部下可以做多少工作。在日本的企業當中,常見的現象是那種“徒弟制度”,實際上,這樣的人才培養方法與大學體育俱樂部培養成員的方法是一樣的。
不能明確目標和職責的上司不是好上司
例如,在員工年輕的時候,什麼都不告訴他,只讓他做一些雜事或者只負責收集一些資料。也就是說光讓他們幹活,卻不讓他們深刻思考。像這樣做了太多辛酸的跑腿工作的人們,一旦成為上司,也就會讓部下再經歷同樣的事情,自己什麼都不幹,只是高高地站在上面。這樣的領導根本沒有什麼指導力和方向###可言。大家都在拼命地工作,而經營者高高在上這種經營模式,在經濟高速成長期也許還可以勉強維持,但到了今天這樣的大變革時期就根本不能起任何作用了。能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人才,將會決定企業今後的命運。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上司需要做的另外一項工作是透過培養,逐漸提高部下的工作速度。例如,透過給部下提供鍛鍊機會,讓原本只能做到3的部下,提高到10,再下次就可以做到25。等他們能做到40~50的時候,就已經具有很好的戰鬥力了。等他們到了80~90的時候,就已經可以把他們視為合作者來平等對待了。這樣的思考和用人方式,才是上司的責任。那些在工作中沒有取得相應的成果時,就把責任推卸給部下,自己不承擔任何責任的上司,根本沒有資格站在眾人的上面。
日本的公司因為上司和部下之間的職責分擔比較###的緣故,上司和部下的感覺都讓人覺得茫然不解。上司往往會呈現出兩種極端的典型,一種是對什麼都不放心而把所有的工作攬給自己,另一種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