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位人士”之一。
2009年2月3日下午四時,聖嚴法師在臺北圓寂,信眾紛紛致以最崇高的追思與感念,祝願聖嚴法師德澤人間。聖嚴法師曾留有遺願“在我身後,不發訃聞、不傳供、不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勿撿堅固子”,囑弟子務必以簡約為莊嚴,切勿浪費鋪張。
聖嚴法師生前曾長期罹患腎病,卻始終婉拒換腎,希望寶貴的器官可以留給“更有用的人”。聖嚴法師對生死的態度是“寂滅為樂”,一向“歡喜看生死”。“虛空有盡,我願無窮。”亞都麗致集團總裁嚴長壽對聖嚴法師的了透生死萬分感佩:其實他可以用很簡單的方法,去延續他的生命,但他選擇面對生死的問題。藉此讓大眾看淡“生”與“死”,是一個了不起的實踐者。
臺灣文化界名人林懷民緬懷聖嚴法師,認為聖嚴法師“在每一個言談之間,他都在說法,師父本身就是一部經典”,並稱聖嚴師父的貢獻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是扮演安穩人心的重要力量,積極推動禪修、社會關懷等活動;二是身為“學問僧”,推動佛教辦學、弘揚佛法,教育意義極為深遠。
臺灣藝人林青霞聽聞師父聖嚴法師圓寂後,在臺灣《聯合報》撰文《好美好美……那袈裟飛起像浪花》,以此表達對聖嚴法師的不捨,並追憶與聖嚴法師的因緣際會。林青霞有幸拜聖嚴法師為師,曾在師父的指導下坐禪3天,她說:“我覺得這3天裡,學到的比3年甚至10年還要多,最難得的是我找到了內心最深層的寧靜。”聖嚴法師的幾句真言,林青霞在生命裡最不可承受的痛時,因為用了它而順利過渡。這幾句真言是: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林青霞稱:“師父是個智者也是個哲學家,我對他是感恩!感恩!再感恩!”
聖嚴法師於1943年在南通廣教寺出家;1947年到上海靜安佛學院讀書;1949年從軍入伍,由上海到臺灣;1959年結束十年軍旅生涯,再度出家,法名聖嚴;1969年,聖嚴法師赴日本東京立正大學求學深造,先後獲得文學碩士、博士學位,成為我國佛教界第一位博士學位獲得者。
聖嚴法師一生為弘揚佛法不遺餘力,1978年,在美國紐約成立“禪中心”,1979年改名為東初禪寺;1985年,在臺灣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佛學學報及佛學研究年刊;1989年,聖嚴法師建立法鼓山道場,提倡“說好話,做好事,轉好運”,蔚為風潮,法鼓山聲名遠播,分支道場遍及亞、歐、美、澳等洲,弟子遍天下。
聖嚴法師是國際知名的佛教大師、教育家、學者、作家,特別重視戒行的提倡、禪修的實踐、知見的釐清,以精湛的佛學義理,配合淺易的修持方法,指導禪修,主張以教育完成關懷任務,以關懷達到教育目的。其學術著作包括歷史、禪學、文學、遊學講記等方面,以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近百種。
聖嚴法師稱自己傳法“是一種理念,不是權術,也非財產”,其一生推崇的理念是“提升人的質量,建設人間淨土”。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聖嚴法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2)
聖嚴法師雖然離開了,但他的大悲大願仍留愛人間,啟迪和引導無數信眾的心靈與智慧。
前言
《心經》是大乘佛法的心要,也可以視為一部很好的佛學概論。不過要把它解說得深入淺出,卻是很不容易的事。
首先看這部經的結構。它可分成三個段落:
第一段是“序分”,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序言”或“序論”,一共有四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二段是“正宗分”,一般稱為“本文”或“本論”,即本經的主要內容,它分述五個觀點:
一、人類觀:指出人的五蘊—色、受、想、行、識—是空的,因此,人的本身就是解脫自在。共七句:“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二、宇宙觀:包括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講的是人在宇宙之中就是解脫自在。共十一句:“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三、人的三世因果觀:解釋人在生來死去之中就是解脫自在。共六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四、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