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來說,佛教的宇宙觀是推源於五蘊,五蘊的物質部分(色蘊),可分析成十二處;五蘊的精神部分(受、想、行、識等蘊),可分析成六識。把六根界、六塵界、六識界合起來總稱為“十八界”。界,即範圍、界限的意思,表示每一部分各有其一定的概念範圍和功能定義。上面所講的“蘊”、“處”、“界”是佛教宇宙觀的三大科。菩薩用甚深的般若智慧來觀照的結果,五蘊是空,十二處、十八界當然也是空。因為空,故一切“有”能依空而立,這叫“真空妙有”。大乘菩薩就是憑這個不著空、有兩邊的中道智慧,離一切相,度一切眾生。
人的三世因果觀—人在生來死去中即解脫自在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此乃說明十二因緣的流轉和還滅也是離不了空性。
從無明到老死一共有十二個階段,顯示生命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流轉的過程,這是佛法裡很重要的理論和觀念。佛法講眾生,是包括六道中的一切眾生,而十二因緣則是專從人的立場來看。因為諸佛世尊皆出人間,只有人才能信佛學佛,才能得解脫自在。十二因緣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其中“無明”和 “行”屬於過去世。“識”屬於過去到現世的主體,故跨越過去世與現在世,乃至未來世。“名色”到“有”屬於現在世,最後的“生”和“老死”屬於未來世。“老死”以後又再“生”,“生”一定又從“無明、行、識……”流轉不已。“無明”為生死的根本,它從無始以來就有,不是上帝給的,也不是因為自己曾經做了什麼壞事。眾生一開始就是眾生,唯其本質可以成佛。如金礦裡的金子,本來是夾雜在礦石之中,只要將石頭洗煉,金子就會顯現,無明如礦中之石,故有無明就不是佛,而是煩惱的眾生。何謂煩惱呢?煩惱就是由貪慾、嗔恚、愚痴所衍生的種種心理現象;再由這些心理現象,表現種種的身心行為,造作種種的善惡諸業,這叫做“行”。
聖嚴法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11)
當一期生命結束了,生前的種種善惡諸業便積聚成一股很強的力量,讓他去感受果報,而投為新一期的生命主體。這個生命主體叫做“識”,和五蘊中的識蘊是同一個東西。當人在轉世投胎的剎那,他的“識”加入。父精母血(即受精卵)而成為“名色”;“名”是指識,“色”是指受精卵。入胎之後,一兩個月之間,胎兒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官能即慢慢形成,這稱為“六入”;“六入”也就是“六根”。當胎兒出生之後,他的六根就與外界的六塵接觸,這就是“觸”。觸之後會產生苦或樂的感“受”,於是喜歡的就想追求,不喜歡的就想擺脫,這些一併叫做“愛”。當“愛”的心理活動付諸行為,成為事實,便叫做“取”。在追求或擺脫的過程,不免又造作了種種的善業和惡業,於是,便又有了未來受生受死的果報之身的因,這叫做“有”。所以“有”與前面講過的“識”是一樣的性質,所不同的,“識”指的是今生投胎受報的因,“有”指的是來世投胎受報的因,如此而已。於是,憑著這個“有”,來世又去受“生”,然後“老死”,就這樣,三世因果生死流轉的關係,像一根鏈條,老死以後又生,生以後又老死……永無止期。
從小乘的觀點看,十二因緣流轉,就是生死不已;十二因緣的還滅,就是了脫生死,不在生死之中,進入涅槃。生死怎麼來的?其根本是因“無明”而生,有生就有老,有老就有死;若沒有“無明”,就不會生,不生,也就沒有老、死,所以小乘要斷無明瞭生死。然而,大乘菩薩則有更深徹的智慧觀照。如前所述,既然現前的諸法都是空是假,則十二因緣所呈現三世流轉的生命現象,亦不離五蘊諸法的生滅,所以當然也是空的、假的。生死的根本無明既是空的、假的,就不必去斷無明;而從無明以下的行、識、名色到有、生、老死,也都一一是空是假,故也不需去了生死。換言之,當一位大乘菩薩徹見十二因緣的流轉相是空的,那麼十二因緣的還滅,也就跟著不存在了。所以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句中的“盡”,是還滅的意思。因此,對大乘菩薩而言,“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了悟空性之後,既不戀生死,也不厭生死,不被生死所縛,自在於生死之中。
經文接著說“無苦、集、滅、道”,這是指明三世因果的流轉生死與生死的還滅,也是離不了空性。“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