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配合來看的話,則並沒有真的生與滅。所以,經文告訴我們“不生不滅”。
“不增不減”是就空間的質量與數量而言,質量有多有少,數量有增有減。舉人口為例,臺灣有2070萬人,臺北市有將近270萬人,北投一區有20多萬人,人口很多。但是如果來一次瘟疫或戰爭,人口馬上會少,這是增、減。不過,構成我們人體四大(地、水、火、風)的元素是取自地球,人死後四大分離,元素又迴歸大地。從地球的物質成分或數量來算,不管人口增減多少,都沒有離開地球,所以地球的質量是不增不減的。
就生命的精神體而言,地球起初沒有生命,現在地球上的眾生是從他方世界轉移到地球來接受共同的業報的。換言之,由於有共同的因緣而到相同的世界裡來。世界不只是地球而已,佛教所說的世界廣大無邊,眾生在各世界中來來去去,在此處造惡業,到彼處去受苦報;造善業則可能生天,或隨願生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或再投生人間仍做地球人。因此,從全體空間而言,亦是“不增不減”。
所謂“不垢不淨”,“垢”與“淨”是我們凡夫對時空諸相所生的執著,產生喜歡的就說“淨”,不喜歡就說不淨,也就是“垢”。俗諺說的“情人眼裡出西施”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戀愛中的男孩,由於主觀的感情因素,常把物件看成仙女下凡。不過這種主觀也非永遠不變,婚前她是“仙女”,等到婚後,距離感沒有了,吸引力消失了,昔日眼中的“仙女”往往就變成“母夜叉”和“黃臉婆”了。可見同樣的一個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看待相同的人事,感受是會變化的,它是出自人的妄想與執著,並沒有真正的垢與淨。
所以,五蘊法是空無自性的,沒有時間相,沒有空間相,也沒有所執相。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上面這一節經文,是宇宙觀的別論。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句中的“空”是指“照見五蘊皆空”的“空”性。這是承接了上面宇宙觀的總論而說:“因此在空性之中,是沒有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的。”既然沒有,就不用害怕、不用逃避,更不會執著它了。只是那些抱著偏空思想的小乘聖人,未能看透這點,急著要離開這個五蘊法的世界,好比儒家說的“敬鬼神而遠之”的做法一樣。殊不知個人雖然躲開了鬼神的纏擾,但是鬼神以及鬼神的作用,在他的心裡永遠還是存在著的。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聖嚴法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10)
既然五蘊法即是空,空即是五蘊法,那麼屬於五蘊法的另外方式的分類—十二處、十八界,自然也是空的,經文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前六項主要是指人類身體的官能,後六項是官能與外界接觸的物件,前後的十二項都屬物質體。眼、耳、鼻、舌、身、意,眼是指視覺神經,耳是指聽覺神經,鼻是指嗅覺神經,舌是指味覺神經,身是指觸覺神經,意是指大腦所司的記憶、分析、思想等功能的神經,總稱為“六根”。六根各別接觸的物件為色、聲、香、味、觸、法,稱為“六塵”。
六根組成身體,又名“根身”;六塵組成我們生活的環境,又名“器界”。六塵中的法塵,是指語言、文字、思想等種種的符號,即能使我們用來記憶、分析、思想的符號都可以叫法塵。六根與六塵加起來合稱為“十二處”,是五蘊法中的“色法”。那為什麼叫“處”呢?處是指所依託的地方,意思是說:經由依託而能產生另外六種東西的地方,這六種東西,就是“六識”。能使眼睛看到物體、耳朵聽到聲音等而產生認識的作用,即前面說過的,屬於受、想、行、識等心理、精神的活動。所以如果沒有六識的話,就不會有對宇宙和生命的體驗和認識。試
想,如果只有六根而沒有六識,那就成了死人或植物人;要是隻有六塵而沒有六根,則這個世界對你來講是不存在的。因為既然沒有六根,怎麼知道有六塵?人的六根不起作用,儘管世界仍在,但對死人而言等於不存在。因此,人死了若沒有福報和神通,就根本無從辨識這個六塵的世界,想碰我們也碰不上,所以諸位怕鬼的人,膽子可以放大一點了!
六識屬於“心法”,即五蘊法中的受、想、行、識。六識中的每一識都與識蘊有關,但五蘊裡的識蘊並不等於六識中的意識。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任何一識所產生的功能,成為業力,此業力才是五蘊裡的識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