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者生存”。一百多年來,標準石油解散後形成的那些公司,埃克森美孚、雪佛龍、康菲都嚴格地沿襲了洛克菲勒的商業模式。

黑暗中的掠奪之手(3)

但是,所有標準石油的後代公司都應該提高警惕,因為正是洛克菲勒本人為他最終的滅亡播下了種子,旨在瓦解標準石油公司的民眾運動最終取得了勝利。

揭黑者與壟斷者“19世紀80年代充滿了血腥。人們為了投身某項事業、解決某個問題或者使這個國家更加人性化和社會化而鬥爭。因為當時和現在一樣,人們憧憬著一個美麗新世界,儘管有時候這個世界在他們看來正在走向瘋狂。”

——艾達·塔貝爾

“賺錢的方法就是買下遍地流血的那些地盤。”

——約翰·洛克菲勒

“美國人打出油啦!”

1857年,艾達·塔貝爾出生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伊利(Erie)。僅僅在她出生兩年後,在距離她出生地不遠的地方,美國人就發現了石油。1859年8月27日,隨著康涅狄格州紐黑文的埃德溫·德雷克(Edwin Drake)上校在賓夕法尼亞州的皮特霍爾(Pithole)成功地鑽出美國第一口油井,“美國人找到油啦!”的訊息就傳遍了全國。艾達·塔貝爾的父親靠種地、賣木材、當船長來賺錢養家,收入雖不豐厚,倒也衣食無憂。他本打算舉家遷往艾奧瓦,到西部碰碰運氣。但當他聽說德雷克上校發現石油後立刻改變了主意。他們搬到了皮特霍爾,艾達·塔貝爾的父親在那裡製造和出售儲油罐。艾達·塔貝爾12歲時,他們搬到了當時美國石油生產的中心——賓夕法尼亞州的泰特斯維爾(Titusville),在那裡她的父親和哥哥最終成了獨立的石油生產商,並以此謀生。

艾達·塔貝爾的母親出嫁前是名教師,她在家裡堆滿了圖書和雜誌。艾達·塔貝爾記憶中最早的快樂來自她趴著讀《哈珀週刊》、《紐約論壇報》,甚至《警察報》。在這份報紙上,她讀到了有關泰特斯維爾每週最新的酗酒、嫖娼和賭博事件的報道。另一個樂趣是學習科學知識。在她1939年的自傳《不足為奇》(All in a Day�s Work)裡,艾達·塔貝爾講述了她第一次顯示出“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時的情景,正是這種好奇心在其日後的職業生涯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當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她決定做一個關於漂浮的試驗。她把當時還是個嬰兒的弟弟扔進了河裡。小嬰兒的確是浮起來了,“因為他的小圍裙散開來,把他浮在水面上”,但是他越漂越遠。幸虧一位路人聽見了嬰兒的啼哭聲,跳入水中,把他救了上來。

艾達·塔貝爾擁有好奇心這一點更為重要的結果在日後才會顯現出來。她是美國最早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之一。在從事了兩年短暫又不如意的教師職業後,她於1882年在《湖人》雜誌開始了她的新聞生涯。此後,艾達·塔貝爾積累了20年才涉足可能是對其生活影響最大的題材:石油。

這個幾乎是在油田上長大的孩子對石油生產的現實自然不太會抱什麼幻想。艾達·塔貝爾在其自傳的第一頁寫道:“早期人類從事的任何行業都沒有像石油生產這樣對美、秩序和尊嚴產生如此大的破壞。”儘管艾達·塔貝爾對石油行業本身沒有什麼感情,她對包括父親、哥哥、朋友、鄰居在內的石油從業者卻有著一種不可動搖的熱愛。當她寫到當地石油工人用其財富建立和扶持社群時表現出來的希望和責任感時,她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驕傲。在一段時間內,他們是成功的。當艾達·塔貝爾寫到洛克菲勒用行業聯盟的方式給當地帶來的破壞時也同樣充滿激情。“但是,正當石油工人的信心達到頂點時,突然,一隻不知道從哪裡伸出來的大手偷走了他們的成果,扼住了他們的未來。襲擊來得如此突然、如此不光明正大,徹底攪亂了他們的尊嚴和對公平競爭原則的恪守。整個地區展開了美國商業史上少有的反抗。”這一現實對幼小的艾達·塔貝爾來說既來得突然又影響深遠。她在15歲時就產生了對特權的強烈憎恨,暗暗發誓要為促進社會和經濟的公平而奮鬥。

黑暗中的掠奪之手(4)

在隨後的20年裡,艾達·塔貝爾堅持探索革命和革命者。她的專攻方向是歷史傳記,研究人物包括羅蘭夫人、拿破崙和林肯。後兩者的傳記都是當年的暢銷書,這三本書都對我們瞭解她日後對洛克菲勒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線索。艾達·塔貝爾說,賓夕法尼亞人看待洛克菲勒就像英格蘭老百姓看待拿破崙一樣,認為他是“一股邪惡的勢力,殘酷不仁,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