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均發生在1997年之後。究其原因,主要是石油、天然氣和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燒增加了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而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溫室氣體。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含量越高,太陽的熱量就越多地積聚在地球表面;熱量越多,地球的溫度就越高;地球的溫度越高,就會出現越多的冰川融化、海面升高和極端天氣現象。上述現象被稱為 “全球變暖”,其實更貼切的叫法應為“氣候紊亂”。即使是僅僅為了穩定住目前大氣中溫室氣體含量,據估計,在2050年之前甚至更早,全球需要將這些氣體的排放降低50%~80%。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經濟恐慌的製造元兇(8)

截至目前,按人均來算,美國是全球變暖現象最大的肇事者。根據目前掌握的最新資料,2004年,在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中,30%來自美國,來源主要是轎車和卡車。美國還是石油的消費大國。美國的人口只佔全世界的5%,但是石油的年消耗量卻佔到全球的25%。事實上,美國每年的石油消耗量是位列其後的五國的總和,這五個國家是:中國、日本、俄羅斯、德國和印度。美國人均每天使用近14升石油。儘管塑膠、油地氈、尼龍、聚酯纖維等石油產品在我們的生活中俯拾皆是,石油消耗的大戶仍然是汽車。

在美國,70%的石油消耗來自汽車、火車和飛機等交通工具,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汽車。世界上用掉的每7桶原油中就有1桶是燒在了美國的高速路上。事實上,美國汽車數量的增長超過了人口的增長:每3秒鐘就有一輛新車上路,但每8秒才有一個嬰兒降生。美國人逐漸意識到這種消耗是不可能長久的。很多人都希望看到路上的車輛越來越少,清潔、可再生的替代能源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公共交通越來越發達,鬧市區更適合步行,軌道交通和電車更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