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部分

著。也許他們不知這是柳永寫的《望海潮》,也許他們不知柳永寫的是自古繁華的杭州,但一種喜聞樂見的美牽動了他們。

歌伎們彈唱著,三個女人靜聽著。任媽神情愴然,她似乎已無力追尋杭州那“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的繁華了。王閏之淚珠滴落在懷中迨兒的被巾上,她似乎心境已冷,已無意欣賞杭州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麗了。賢惠公主喟然嘆息:“柳七當年這首驚天之作,現時還能引起詞家的唱和嗎?江山如畫,愛者幾人?”

歌伎們彈唱著,駙馬王詵靜聽著。他淚花瑩瑩,不安地注視著憑欄垂首的蘇軾。“琵琶啊,你為什麼要用柳永這首《望海潮》為子瞻送行呢?你想送給他一個人間仙境杭州,可才高命苦的柳七,也許會惹起子瞻‘同病相憐’的更大的悲哀啊。”

琵琶似乎應著王詵憂慮,對詞作中“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的尾句偏作淒涼處理,結束了這咽淚的彈唱。

長亭上下沉寂了。

蘇軾淤積於胸中的情感昂然噴發,他仰天長嘯:“好一首《望海潮》啊!道盡了杭州的繁華秀美,道盡了‘怒濤卷霜雪’的壯觀,‘羌笛弄晴、菱歌泛夜’的清雅,‘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的風采,道盡了杭州無美不在的輝煌。僅‘三秋佳子、十里荷花’八個字,足使柳七不朽於人世了!這提山挈湖而一的膽子,真令人歎服啊……”

空中的微風停拂。樹上的鳥兒停鳴。田野的禾苗寧靜了。

蘇軾憑欄詠歎:“柳七,柳屯田,感謝你了!你給了我一座桃花源和桃花源裡四季燦爛無衰的綺麗風光,足以寬慰我孤獨的心,足以陶冶我放蕩的性,足以堵塞我無遮攔的嘴巴,足以銷磨我遐想的靈魂,也足以了卻我百無一用的終生了。可有誰知道,我真的能一直成為桃花源中人嗎?”

車伕、僕役嘆息,任媽落淚,王閏之泣嚥了。

蘇軾忘情地高吟著:“柳七,柳屯田!你和我一樣的痴心愚蠢啊!‘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風池誇’,真是自作多情!杭州的‘好景’在等待著你的‘異日’,你的‘異日’在哪裡?平步難於青雲啊!你精通音律,善為歌詞,創制慢詞長調,開了一派詞風,點綴了大宋江山。‘鳳池’稱讚了嗎?你不是捧著一道‘且去填詞’的御旨,四處漂泊,浪跡江湖嗎?

“琵琶,你用此歌為我送行,我感激你的用心了!柳七尚且如此,我何敢貪求而不知足啊!”

琵琶泣咽而語,寬慰蘇軾:“柳屯田之詞作,譽者有之,毀者有之,柳屯田依然是柳屯田,他的《望海潮》不是依然有人彈唱,有人歎服嗎?人不自棄天難棄啊!”

蘇軾驚悟,高聲重複:“‘人不自棄天難棄’?妙語解玄,妙語啟人啊!看來,我是比柳屯田更為痴心、更為愚蠢的人了!琵琶,我向你鞠躬,你是我的一語之師啊!”

無知和尚結束了他的坐禪,徑自吟出四句詩:度數形名豈偶然,破琴今有十三絃。

此生若遇邢和璞,方信秦箏是響泉。

蘇軾知道,無知和尚借用唐代道士邢和璞與房琯鑿地得書的故事又在超度自己了。他湧淚直下,悲愴而語:“‘方信秦箏是響泉’?我相信了,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天可憐見,我這顆心離不開京都啊……”

此刻,駙馬王詵和賢惠公主贈送的高頭大馬踏蹄而嘶,咴咴而鳴,催人啟程。

蘇軾喃喃自語:“‘方信秦箏是響泉’。離開吧,該是離開這大宋京都的時候了……”

蘇軾深深鞠躬,向駙馬王詵告別。

蘇軾深深鞠躬,向賢惠公主告別。

蘇軾深深鞠躬,向琵琶、胡琴、倩楚、麗玉等十位歌伎告別。

蘇軾鞠躬,向難捨難離的汴京城告別。

一九九一年十月二十日

午朝卷

篇一 汴京 安上門外

“人定勝天”與“人奈天何” 在旱蝗為虐的年月,蘇軾的詩作《錢塘集》出現在京都

蘇軾、司馬光貶離濘京已近三個年頭了。王安石的九項大法已經全部出臺。“均輸法”、“青苗法”、“募役法”、“農田水利法”、“保甲法”、“方田均稅法”、“市易法”、“免行法”、“將兵法”在大宋寥廓疆土上的實施,捲起了翻江倒海的雄風,創造著永珍更新的現實。加之,熙河路經略安撫使王韶大破西夏軍的“熙河開邊”、中書檢正官章惇平定西南峒族暴亂的“梅山之捷”和王安石之子王雱所著《〈道德經〉注》、《老子訓傳》、《佛書義解》的自費鏤版、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