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有的人乾脆不想吃飯了,倒地便睡。
周恩來副主席見此情景,立即召集幹部開會,他急切地說:“一定不能讓同志們餓肚子,我們要想辦法讓同志們吃上飯。沒有石臼舂米,就動員大家用石頭、瓦片搓。”停了一下,他一揮手,堅定地說:“就是用手搓,我們也要把米搓出來!”會議決定,每一個人都要想方設法搓出夠吃三頓的米來。
決定傳達下來,大家都動起手來。周副主席讓警衛員魏國祿給他找來兩片瓦,又領來一些稻穀,就親自動手在瓦片上搓起來。
警衛員魏國祿對周副主席說:“首長,您不要搓了,我們保證按組織規定,搓夠每人吃三頓的米就是了。”
周副主席一邊不停地搓著稻穀,一邊反問他:“為什麼你不讓我搓?”
“您是首長,還有更重要的工作嘛!”魏國祿自以為理由很充足。
可是周副主席卻說:“正因為我是首長,才更應當搓哩。”他又耐心地解釋說:“我提出讓大家動手搓米,自己怎麼能不搓呢?”
魏國祿沒話可說了,只得讓周副主席搓米。
紅軍指戰員們聽說周副主席也正在搓米,就都更加起勁地幹起來,有人用瓦片搓,有人用石頭對石頭搓,搓得手上鼓起血泡,也不罷手,繼續搓呀搓。
兩個多小時,每個人都超額完成任務,解決了當時吃飯難的問題,粉碎了敵人困死餓死紅軍的企圖。
中央紅軍指戰員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遇到困難,總是千方百計自行解決。他們紀律嚴明,艱苦奮鬥的事蹟,被當地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頭,並逐漸傳揚出去。受國民黨政府欺騙,躲進深山老林裡的老百姓,紛紛回到村寨。國民黨政府製造的謠言和設計的陰謀,就這樣不攻自破。紅軍的美名像插上翅膀一樣,四處傳頌。
“為窮人打天下,吃苦在前的帶路人”
1928年冬天,駐紮在井岡山上的紅四軍三十二團副團長王佐得知軍長朱德要到團裡來視察工作,就親自在茨坪挑選了一間最好的房屋,派戰士細心打掃乾淨;又找來當地人特別喜歡的“涼床”,安放在通風好、見陽光的窗戶下;拿出一條厚棉被,整整齊齊地疊放在床頭;再生著一盆旺旺的炭火,把房間烘得暖乎乎的。
午後,王佐動身去迎接朱軍長。他以為朱軍長一定會騎駿馬走大路上井岡山,就到村外大路口等候。但一直等到太陽快落山了,還沒有見到朱軍長的身影,只好返回村子。
王佐走到村口,一個戰士前來報告說:“朱軍長早就到啦!”王佐忙問:“朱軍長在哪裡?”戰士回答:“朱軍長看望戰士們去了。”王佐大步流星往三十二團駐地跑。
在蒼茫的暮色中,王佐遠遠望見有一個結實健壯的身影正在從田塍上向軍營走去。王佐趕上去一看,正是朱軍長。他敬了個軍禮,問:“朱軍長,您從哪條道來的?叫我在村外大路口空等一場。”
朱軍長笑嘻嘻地回答:“這是軍人的職業習慣嘛,叫做出其不意。”
王佐聽了以後,一邊笑一邊說:“你這出其不意,害得我苦等了半天。”
朱軍長問:“你等我有什麼要緊事嗎?”
“等你到我那裡去住嘛。”於是,王佐一五一十地把準備房屋的事情告訴給朱軍長。
朱軍長耐心地解釋說:“紅軍講究官兵一致,同甘共苦。我和戰士們一起睡慣了,一天不和大家睡在一起,我就要睡不著呀!”
王佐說:“井岡山冬天冷,墊稻草睡你吃不消。”
朱軍長回答:“稻草很好嘛,戰士們能睡我也能睡。”
就這樣,朱軍長和三十二團的戰士一起睡稻草鋪,吃紅米飯,喝南瓜湯,過著艱苦的生活。
王佐的媽媽見朱軍長和戰士們一樣過著艱苦生活,心理總過意不去。有一天,她親手做了幾道好吃的菜,親自去請朱軍長到家裡吃飯。朱軍長堅決不去,並耐心地向她說明紅軍官兵應該同甘共苦的道理。王佐的媽媽非常感動,連聲稱讚朱軍長是好榜樣。她逢人就講:“朱軍長是為窮人打天下,吃苦在前的帶路人。”
左宗棠收復新疆
新疆古稱“西域”。很早以來,西域就同內地有密切聯絡。公元前101年(西漢武帝太初四年)西漢政府在西域設定使者校尉。公元前60年(西漢宣帝神爵二年),西漢政府在烏壘(今新疆輪臺境內)設定西域都護,鄭吉擔任首屆都護。《漢書·鄭吉傳》上說:“漢之號令班西域矣,始自張騫而成於鄭吉。”從此以後,中國曆屆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