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一種酒,大概和後世南方的〃燒酒〃一樣,都是一種酒。還有可能,正是〃燒酒〃的興起,才取代了過去的〃煮酒〃,才使後人誤以為〃煮酒〃是個動詞了。
▲BOOK。▲虹橋▲書吧▲
第4節:引子(3)
據胥洪泉先生考,把青梅和煮酒聯絡起來,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從時令上著眼,青梅長成之日,也正是煮酒新熟之時,即暮春時節,既可以之表示時令,也可描寫嘗青梅、品煮酒的節令性嘗新宴飲活動。像晏殊《浣溪紗》中〃青杏園林煮酒香,佳人初試薄衣裳〃以及上文所引晏殊《訴衷情》和《三國演義》中的兩段,所寫正是如此。二是青梅既可做下酒的果品,又可助飲醒酒,消食解酒。梅性酸,具有消食解酒的功用。《本草綱目》卷二十九《梅》條就說:〃消酒毒,令人得睡。〃〃生津、止渴、清神、下氣、消酒。〃因此,古人飲酒時常食梅。鮑照《代輓歌》詩就說:〃憶昔好飲酒,素盤進青梅。〃周邦彥《花犯》詞也說:〃相將見,翠丸薦酒。〃〃翠丸〃即青梅。這樣,古人就自然而然地把青梅和煮酒放在一起,創造出〃青梅煮酒〃這一詞語。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青梅煮酒〃並非一個主動片語,那麼,曹操怎麼可能〃青梅(和)煮酒〃呢?如果說曹操〃青梅煮酒〃的話,就好比曹操〃青梅竹馬〃一樣滑稽好笑了。
然而,包括像易中天先生在內的學術大家,都未曾深解〃青梅煮酒〃的含義,都在大講特講曹操青梅煮酒。為了進一步說明這裡面的荒唐可笑,我們還可以從史實裡面進行分析,看曹操究竟有沒有青梅煮酒。
首先,《三國志》裡並沒有說曹操〃青梅煮酒〃。《三國志·先主傳》說:〃先主未出時,獻帝舅(岳父)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先主未發。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同謀。會見使,未發。事覺,承等皆伏誅。〃
易中天先生認為青梅煮酒是事實,主要是出於以下考慮。一是裴松之的注。作為《三國志》的重要註解的裴松之注歷來被視為信史,裴松之注引《華陽國志》對此事作補充說:〃於時正當雷震,備因謂操曰:聖人云〃迅雷風烈必變〃,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於此也!〃
《華陽國志》又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呢?《華陽國志》是一部歷史、地理著作,《四庫全書》入史部載記類,近人則往往將其劃入地方誌中,並被譽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方誌之一。作者常璩(約291年…361年),東晉蜀郡江原(今四川崇慶)人。永和三年,桓溫伐蜀,軍至成都,璩與中書監王嘏等勸勢降晉,隨勢徙建康。江左重中原故族,輕蜀人,璩時已老,常懷亢憤,遂不復仕進,裒削舊作,改寫成為《華陽國志》。其主旨在於誇詡巴蜀文化悠遠,記述其歷史人物,以頡頏中原,壓倒揚越,以反抗江左士流之誚藐。應該說,這樣一部書在地理方面的記載,毫無疑問是可信的,但出於作者著書的目的和動機,在史實方面可得仔細考察了。作為一個東晉人,記載的三國史實,特別是像上面煮酒論英雄的記載,顯然帶有野史性質。否則,同樣作為西晉時人,陳壽在《三國志》裡為何偏偏遺漏了這樣的情節呢?所以《華陽國志》的記載是靠不住的。
▲虹▲橋▲書▲吧▲。
第5節:引子(4)
易中天先生認為,《三國演義》當中那個著名的故事〃青梅煮酒論英雄〃,就是根據這個記載改編的。恐怕也未必。這裡並沒有出現青梅煮酒,而僅僅只是論了英雄。
其次,易中天先生也指出了青梅煮酒論英雄故事中,有〃搞錯了的一點〃,有〃靠不住的一處〃。前者是陳邇冬先生髮現《三國演義》記載,曹操笑著說:〃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其實〃冢中枯骨〃這個說法不是曹操的,是孔融的。他說的也不是袁術,而是袁術的先人。《三國演義》移花接木,把袁術本人說成〃冢中枯骨〃,是不確的。靠不住的一處,是指劉備和董承他們的〃立券書名〃。這一點易中天先生有詳細解釋,不重複。
有此二點再加上靠不住的《華陽國志》的記載,還不足以說明曹操的〃青梅煮酒〃是子虛烏有的嗎?
此外,還可以補充一點。那就是《三國演義》裡曹操論英雄的時候,曹操對英雄作過一個〃定義〃,也就是說什麼是英雄。曹操說:〃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這才引起下面〃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