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部分

那和法屬索馬利亞蘭。另一方面,巴黎同前殖民地的聯絡並沒有完全斷絕;過去的交往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記。新獨立的國家在教育、商業、金融和技術等領域仍在指望法國提供指導與援助。

戰前帝國最重要的遺留物是英聯邦,即從前的英帝國和英聯邦的後繼者,到1970年時,它由29個獨立的成員國和27個附屬國組成。這些附屬國多半是面積很小、無法獨自生存的保護領地。1926年的《貝爾宮宣言》對聯合王國與戰前自治領(見第十八章第四節)之間的關係下了如下權威性的定義:“英帝國內部的各自治社群,地位平等,它們在其內政或外交事務的任何方面都決不使一個社群從屬於另一社群,不過,共同效忠英王這一點使它們合成一體,它們是作為英聯邦的成員自由地聯合在一起的。” 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條例》給了聯合王國的這一定義以法律效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聯邦因許多已贏得獨立的前亞非殖民地的加入而得到擴大。這些國家的加入引起了有關英聯邦前途的新的基本問題。以往,英聯邦的成員國一向僅限於那些主要由原籍聯合王國的人拓居的國家,這些人同“母國”有著牢固的、天然的聯絡,而新的戍員國則是亞非國家,它們有著敵視英國統治的政治傳統。經受了兩次世界大戰嚴峻考驗的英聯邦中的這種微妙關係能使這些不同的成員國團結在一起嗎?或者,英聯邦會象法蘭西共同體那樣迅速地解散嗎?結果是:英國人體面地、迅速地放棄了帝國權力,這種頗有先見之明的做法贏得了令人愉快的讚頌。確實,似乎十分有悻常理的是,兩個離開英聯邦的國家都是前自治領——愛爾蘭和南非。

今天的英聯邦可以定義為由完全獨立的國家組成的自由聯盟,這些國家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這種共同利益一定程度上源於如下事實:每個國家都曾經與英帝國聯絡在一起。英聯邦中的一些國家是共和國,另一些則是效忠於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君主國。但所有國家都無例外地承認女王是英聯邦象徵性的首腦。使英聯邦團結一致的這種聯絡一半是無形的、一半是有形的:無形的聯絡包括共向的遺產、共同使用的英語以及政治、法律、司法和教育方面的共同傳統;有形的聯絡包括提供關稅優惠的貿易協定網和透過許多常設委員會和總理們的定期會議就外交事務不斷進行的意見交換。所有討論都基於自願合作的原則,尼赫魯將這一原則形各為“環繞著英聯邦的絲一般的聯絡。”

殖民地革命不僅導致了舊的帝國組織的改組,而且導致了前殖民地國家新的國際聯盟的形成。這些新國家相信,如果它們同心協力,就能更有效地對付共同的問題,隨意地施加影響;為此,它們舉行了幾次會議。

第一次會議於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舉行,參加會議的是代表世界近一半人口的29個亞非國家.這些國家包括新解放的殖民地國家如利比亞和錫蘭,不完全自治的殖民地國家如黃金海岸和蘇丹、共產黨國家如中國和北約組織成員國如土耳其。由於這次會議規模很大、有各種不同的國家參加,因此,幾乎沒有可能就具體問題達成協議。但是,代表們對某些基本問題麥達了一致的意見,例如,他們一致譴責殖民主義和種族歧視,主張全面裁軍和經濟合作,對冷戰普遍地抱著認為“兩家都該死”的態度。

非洲的與萬隆會議極為相似的會議是1963年5月由所有非洲國家參加的亞的斯亞貝巴會議。在這次會議召開前,所謂的卡薩布蘭卡集團(迦納、幾內亞、馬裡、摩洛哥、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和阿拉伯聯盟共和國)與蒙羅維亞集團(包括奈及利亞和大多數前法屬殖民地)之間正在鬧分裂;前者往往更好戰、更積極地保持中立,後者通常較溫和。這種危險的分裂在亞的斯亞貝巴會議上被消除了。大多數代表要求建立某種持久的、大陸範圍的組織,不過也有些代表寧願有一個強有力的集權制組織;還有一些代表要求建立不同程度的鬆散的自治共同體。最後,大會宣佈成立非洲統一組織,下設秘書長、秘書處並規定定期召開國家首腦會議。這個組織採納的憲章以所有成員國主權平等、和平解決爭端、支援所有剩餘的非洲殖民地的解放和在冷戰中不結盟的原則為基礎。

雖然自萬隆會議以後召開了好幾次第三世界會議,但它們都沒有象所預期的那樣有效。一個原因是許多傑出的領導人消失了,他們的消失或者是由於去世(如尼赫魯),或者是由於政治上的垮臺(如蘇加諾和恩克魯瑪)。另一方面,亞非國家在聯合國中憑藉其數量上的優勢大大地增加了它們的影響。聯合國剛成立時,在51個成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