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進展本身和破案並無太大關聯,但或許能進一步證實劫匪的目標,戴向陽所謂的“命根子”究竟為何物。
岳飛《滿江紅》手稿的說法,警方已得到一些確證。戴向陽商圈中的幾位密友和一位文物古字畫鑑賞的專業大家都說親眼看到過這份珍貴手稿。只不過商圈密友說不準那幅字的真實來歷出處和價值,文物專家可以說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可能,那的確是愛國英雄的手筆。絕對沒人能證實的是,這份手稿究竟有沒有“命根子”傳說中的超能量。戴向陽的三起三落倒是可以考證,真是嶽大帥手寫的詞句將他拽出低谷嗎?有位密友說絕對扯淡,三起三落是戴向陽二十年商場生涯的概括,而那份《滿江紅》手稿是戴向陽三年前才買來的。
另一項進展是關於瀟湘主樓三樓的另一具屍體的身份。那具屍體的臉部燒損嚴重,無法再透過頭像辨識,但他的手指指紋卻相對完好地保留了下來——他戴著一副耐熱耐火絕緣的優質化纖材料手套,一副“專業人士”的手套。他的指紋影像在指紋資料庫裡一跑,就跑出了匹配。
指紋的主人叫彭尚,四川成都人,42歲,他的指紋之所以在公安部聯網的資料庫裡,是因為前科,他是九年前發生在成都的中國農業銀行萬福橋支行劫案的主犯之一,在此之前,還有多次搶劫和搶劫未遂的經歷。
真正的專業劫匪。
巴渝生在會上概括了調查至今的幾個重要疑點。
被炸死的劫匪究竟是誰?為什麼所有目擊者都說是黑衣黑褲黑巾蒙面的劫匪丙,但現場發現的死者是位穿戴平常的老者?黑衣黑褲穿在尋常衣褲之外被完全燒成灰燼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死者被炸斷的屍體附近並無大量布屑,而且尋常衣褲並沒有嚴重燒損,說明屍體碎塊的著火程度並沒有那麼嚴重。
劫匪製造這一大案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劫案發生不久他們似乎就拿到了搶劫的目標,保險櫃裡的《滿江紅》手稿,為什麼不見好就收,安全撤離,反而報警,叫來了警察形成對峙,形成更嚴重的人質危機?他們要和警方、和政府談什麼樣的條件?
劫匪為什麼叫那蘭做談判員?以劫匪對那蘭和市局關係的瞭解,應該對她的容貌也有所見識,畢竟那蘭上過電視新聞,網上也有照片。為什麼那蘭就“恰好”在人質中,而劫匪視而不見?
保險櫃裡兩具屍體和彭尚屍體的發現,說明了什麼?到底誰是劫匪?或者說,誰是真正的劫匪?三名貌似專業劫匪的屍體為什麼會出現在案發現場?誰殺死了他們?或者更準確地說,誰制服了他們,導致了他們的死亡?是劫匪甲乙丙一夥嗎?是經典的黑吃黑嗎?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假設現場被炸死的老者的確是劫匪丙,劫匪乙是如何成功逃離現場?又該如何捕獲劫匪甲和劫匪乙?
5月19日10時整
成功逃離現場的兩名劫匪一起圍在小小的電視機前,看江京市公安局負責刑偵工作的副局長關於“5?18大劫案”的新聞釋出會。“我不喜歡‘5?18’大劫案這個名字,特俗氣,你不覺得嗎?”其中的一個劫匪問。“大俗即大雅,這個你還得繼續學習。”然後許久兩人都沒說話,聽著局長艱難地向媒體解釋劫案和爆炸案的發生經過,以及偵破工作的進展。“你說,他們今天釋出的,是不是都是他們知道的……ok,當然不是,我是說,他們瞞下了多少?”另一個劫匪說:“按照慣例吧,二八分成,說兩成,瞞八成。”“難怪,要不怎麼說馬航的事兒沒個準兒,馬政府特不靠譜,百分之百都瞞下了。”“而且一直瞞到現在。”然後又是一陣沉默,都在認真聽記者提問。
第五章
“這些記者真不夠敬業,居然沒有一個問到那蘭。她是整個事件中最關鍵的人之一,又是曾經被狗仔隊偷拍過的八卦人物,這麼好的切入點,絕好賣的新聞材料……”
“大概他們事先被‘關照’過,提前封口,不准問涉案的人員,尤其受害者和人質,保護隱私什麼的,尤其那蘭,過去三年裡刑偵總隊的頭號秘密武器,他們一定要力保的。”
“她不是因為腦震盪失憶了嗎?有什麼可擔心的,可以一問三不知。”門鈴突然被撳響,兩個人同時跳了起來,面面相覷,彼此似乎都能聽見對方的心跳。
門鈴響了兩聲後,謝一彬還在懵然中,竟沒有本能地去應門。牆上掛著的LED高畫質大螢幕電視上,記者仍在向做新聞釋出會的市局副局長問一些不痛不癢的問題,他只穿了條大褲衩,胳膊和腿上的紗布剛換過,伏在茶几前,茶几上鋪著一張寫滿了字、畫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