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ㄌ飠嶗囪�奧碸慫賈饕濉薄! �

作為一位女性,廖鴻英自然關注婦女的地位在這個年代的變化趨勢。在社會主義中國,畢業生照例能分到一份工作,但是某些機構卻更願意要男學生而不是女學生,雖然她發現女學生要比男學生更加用功。這讓早年就憎惡劍橋大學不授予女性完整學位的她認為是一種歧視,“這種歧視在資本主義國家不足為怪,但真不願社會主義的中國也有這種現象。”

廖鴻英注意到,雜誌和日曆的封面到處印上美女的影象一事也引起了各方面的抗議,“難道不能用女英雄來代替美女嗎?”“為什麼不登卓越的工人農民或在工作中作出了特殊貢獻的婦女們的相片呢?”婦女們則指責出版社侮辱女性。廖鴻英寫道:“當然,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委員會以及生產隊中都不乏負責的傑出婦女的事例,在許多情況下,婦女的成就往往超出她們的男性夥伴。說到底,還是一個政治覺悟問題。”

不過這年的確有些優秀女性的照片上了報紙。如果廖鴻英注意到,定會歡欣鼓舞。吉林的曹蘭英就是這樣一位賢能的女性。

虹←橋書←吧←BOOK。←

第29節:改革者(1)

改革者

1983年的春節剛過,吉林市的《江城日報》在頭版頭條位置上登了一張“招賢榜”:船營區服裝廠急需賢能,凡能在一年內實現產值120萬元、利潤1萬元者,工資晉升一級,發獎金500元。

儘管也有人躍躍欲試,不過,當地工業局列舉的數字卻很不讓人樂觀:全廠127名工人,有40多名是退休的;貸款有29?2萬元之多,另外還欠著16?8萬元的外債;工人已經5個月沒有領薪水了,逢年過節則是由區工業局借錢給困難職工,這些職工要報銷的醫藥費、托兒費單據還有一厚疊;廠長在過去幾年,一連換了6任。

在這個廠工作,幾乎無班可上,工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聊天、睡覺、打牌、下棋、織毛衣……他們幾乎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根本沒有人管。甚至偷竊行為也時有發生,倉庫裡丟了東西,有時候反而要公安局抓住小偷之後反過來向他們“報案”。

一些想應試的人直接去了廠裡一看究竟。這個廠讓這些應試者望而卻步:一大堆的垃圾和爐灰橫亙在院中,散發著臭氣,存料大棚也是歪歪斜斜。車間的機器上也都是灰塵,甚至牆角還結了許多蜘蛛網。

沒有人敢來揭這“榜”。於是,當地的副區長找到曹蘭英,要她來擔當這個工作。曹蘭英是年42歲,是吉林市汽車軸瓦廠和棉毛針織廠兩個廠的廠長。幾年前,她就有拯救瀕臨倒閉企業的經驗。曹蘭英有著非常敏銳的商業直覺,在軸瓦廠的時候,她就決定轉產服裝,並且帶著幾個科長一起到處去推銷,生意非常好。

這年春節過後,曹蘭英終於在船營區副區長的勸說下,成為船營區服裝廠的廠長。不過在上任前,曹蘭英向區長提出了三個條件:第一,不登報;第二,搞好了,她不要獎金,也不晉級漲工資;第三,要允許她改革。區長同意了她的條件。

曹蘭英上任做的第一件事是整頓廠容,把這個工廠原先骯髒的環境給徹底打掃了一遍。同時也立下了一些規矩:所有工人一律按時上班,按時下班。上班時間出工廠大門要有班組長的假條。上班時間不許串崗,不許聊天——一切不利於生產的行為都不許。曹蘭英把這些制度寫在紙上,貼在牆上,每個人都必須遵守。

臃腫的機構現在也要開始精簡。曹蘭英精簡了科室人員,並且把六個科室三個車間分成六個作業組,組長由選舉產生。經濟責任制在這個廠裡再一次顯示出威力,廠長直接管理組長,承包也直接到班組,曹蘭英幾乎一竿子管到底。

“承包”之後,船營區服裝廠開始出現變化。過去做一套勞保服需要的布料是4?26米,現在縮減到了4?17米,過去要用5角錢的線,現在只需要1角1分錢了。“磨洋工”的人在發獎金時受到懲罰,工人開始發揮出他們自己的能量。

這個廠以前只是按照國家的“計劃”生產勞保服,現在,曹蘭英開始重視市場了。這年2月她去長春汽車廠,發現他們改造後的汽車沒有坐墊套,便提出幫助他們加工。3月份,吉林省召開了一個東北地區汽車配件訂貨會,她讓人拿著汽車坐墊套去參展,一下就訂出了幾百套,這讓整個廠都備受鼓舞。

曹蘭英在1983年幾乎都在忙於攬活和了解市場的需要。船營區工商局想加工幾個門簾,個體小攤床要加工20多個棚帳,小學要的20多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