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認山川之有神祗,更象徵的承認人類祖考的鬼靈之存在。但孔子學說中沒有天堂地獄,沒有天神的秩位等級,也沒有創世的神話。他的純理論,絕無摻雜巫術之意,亦無長生不老之藥。其實雖籠罩於現實氛圍的中國人,除掉純理論的學者,常懷有長生不老之秘密願望。孔子學說沒有神仙之說,而道教則有之。總之,道教代表神奇幻異的天真世界,這個世界在孔教思想中則付闕如。

故道家哲學乃所以說明中國民族性中孔子所不能滿足之一面。一個民族常有一種天然的浪漫思想,與天然的經典風尚;個人亦然。道家哲學為中國思想之浪漫派,孔教則為中國思想之經典派。確實,道教是自始至終羅曼司的:第一,他主張重返自然,因而逃遁這個世界,並反抗狡奪自然之性而負重累的孔教文化;其次,他主張田野風的生活、文學、藝術,並崇拜原始的淳樸;第三,他代表奇異幻象的世界,加綴之以稚氣的質樸的〃天地開闢〃之神話。

中國人曾被稱為實事求是的人民,但也有他的特性的羅曼司的一面;這一面或許比現實的一面還要深刻,且隨處流露於他們的熱烈的個性,他們的愛好自由,以及他們的隨遇而安的生活。這一點常使外國旁觀者為之迷惑而不解。照我想來,這是中國人民之不可限量的重要特性。每一箇中國人的心頭,常隱藏有內心的浮浪特性和愛好浮浪生活的癖性。生活於孔子禮教之下倘無此感情上的救濟,將是不能忍受的痛苦。所以道教是中國人民的遊戲姿態,而孔教為工作姿態。這使你明白每一箇中國人當他成功發達而得意的時候,都是孔教徒,失敗的時候是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義是服鎮痛劑,所以撫慰創傷了的中國人之靈魂者。

那是很有興味的,你要知道道教之創造中華民族精神倒是先於孔子,你再看他怎樣經由民族心理的響應而與解釋鬼神世界者結合同盟。老子本身與〃長生不老〃之藥毫無關係,也不涉於後世道教的種種符籙巫術。他的學識是政治的放任主義與論理的自然主義的哲學。他的理想政府是清靜無為的政府,因為人民所需要的乃自由自在而不受他人干涉的生活。老子把人類文明看作退化的起源,而孔子式的聖賢被視為人民之最壞的腐化分子。宛似尼采把蘇格拉底看作歐洲最大的壞蛋,故老子俏皮地譏諷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繼承老子思想,不愧後起之秀者,當推莊子。莊子運其蓮花妙舌,對孔教之假道學與不中用備極譏誚。

諷刺孔子哲學,固非難事,他的崇禮儀,厚葬久喪並鼓勵其弟子鑽營官職,以期救世,均足供為諷刺文章的材料。道家哲學派之憎惡孔教哲學,即為浪漫主義者憎惡經典派的天然本性。或可以說這不是憎惡,乃是不可抗的嘲笑。

從徹頭徹尾的懷疑主義出發,真只與浪漫的逃世而重返自然相距一步之差。據史傳說:老子本為周守藏室史,一日騎青牛西出函谷關,一去不復返。又據《莊子》上的記載: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從此以後,道家哲學常與遁世絕俗,幽隱山林,陶性養生之思想不可分離。從這點上,吾們攝取了中國文化上最迷人的特性即田野風的生活、藝術、與文學。

或許有人會提出一個問題:老子對於這個逃世幽隱的思想該負多少責任?殊遽難下肯定之答覆。被稱為老子著作的《道德經》,其文學上之地位似不及〃中國尼采〃莊子,但是它蓄藏著更為精練的俏皮智慧之精髓。據我的估價,這一本著作是全世界文壇上最光輝燦爛的自保的陰謀哲學。它不啻教人以放任自然,消極抵抗。抑且教人以守愚之為智,處弱之為強,其言曰:〃……不敢為天下先。〃它的理由至為簡單,蓋如是則不受人之注目,故不受人之攻擊,因能立於不敗之地。所以他又說:〃……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盡我所知,老子是以渾渾噩噩藏拙蹈晦為人生戰爭利器的惟一學理,而此學理的本身,實為人類最高智慧之珍果。

老子覺察了人類智巧的危機,故盡力鼓吹〃無知〃以為人類之最大福音。他又覺察了人類勞役的徒然,故又教人以無為之道,所以節省精力而延壽養生。由於這一個意識使積極的人生觀變成消極的人生觀。它的流風所被染遍了全部東方文化色彩。如見於《野叟曝言》及一切中國偉人傳記,每勸服一個強盜或隱士,使之與家庭團聚而重負俗世之責任,常引用孔子的哲學理論;至遁世絕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