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28
年》第 78 頁論述了這個問題,並做出了我這裡所接受的估計。
破壞成性,冷酷無情。外國記者把它們描寫成一群群無紀律的惡棍。老中國
作家寫的書傳播這種種看法。中國軍隊解決問題只靠顯示武力,避免實際的
戰鬥。尋求一點薪餉和保護的農民新兵組成的軍隊,當力量懸殊顯而易見時,
當然會發現迅速撤退是顯示英勇氣概的較好辦法。一個軍閥為了避免戰爭,
可能試圖靠用“銀彈”即現款勸說敵軍官帶人叛變。此外,軍閥們通常並不
急於把他們的部隊投入戰鬥,因為那就導致了喪失部隊的可能性。但是他們
仍然無數次地打仗,其中許多次是極為殘忍的遭遇戰。一個告退了的軍閥回
憶說,當他還是年輕軍官時,他在戰鬥期間奉派指揮一支留在後面的部隊,
受命射擊從前線退卻的任何士兵。①當時的戰爭因醫療裝置極端缺乏,甚至變
得更加殘酷。傷員常常不得不依靠他們的朋友,或者依靠志願的中國的或傳
教的醫生;大多數軍隊沒有做好護理傷員的準備。
控制地盤
對獨立來說軍隊是主要因素,但不控制地盤也難維持。地盤提供可靠基
地,再加上稅收、物資和士兵。沒有地方職權的指揮官必然是別人管區的一
個客人。在這種不可靠而危險的情況下,他通常將不得不打仗以奪取地方權
利,要不然就接受從屬地位或不利的結盟。控制地盤也給予即使是最獨立專
橫的軍閥以一種合法性;為此目的而用了許多頭銜:鎮守使、巡閱使、護軍
使,等等,每個頭銜為一個特定地方的特定軍閥的活動提供合法根據。統治
省城的軍官一般是督軍,但在有些情況下,他只控制了這個省的一小部分,
實際權力分給了若干小軍閥。
控制地盤涉及政府的責任,而軍閥政府的性質和實力差別很大。有些軍
閥擁護“進步的”政治思想。在整個軍閥時期統治山西的閻錫山以“模範長
官”聞名,這個稱號的取得,主要不是由於他施政的值得模仿的優點,而是
由於他在這一時期的大部分時間裡使山西處於戰爭之外這一事實。閻提倡一
些社會改革,包括廢除纏足、有限度地改進婦女教育、改善公共衛生的某些
措施。另一方面,他不能消滅省官僚機構的貪汙腐化,他的政府的統治通常
與士紳的利益是一致的,儘管他偶爾和士紳集團發生衝突。①
當陳炯明統治廣東時,他設立新學校,為 80 多個學生在國外學習提供資
金,沿著更民主的路線調整廣州政府,促成了保證公民權的省法規和反對軍
人干涉民政的條款。馮玉祥在他的各省實行改革,涉及廢除纏足、禁止吸鴉
片到修路、植樹以及逮捕貪官汙吏。陳和馮兩人都不能在省的施政中進行持
久的改進,但他們的政策仍然反映了一種“進步的”傾向、一種對他們的好
機遇和職責的意識。相反,1918 到 1920 年的湖南督軍張敬堯、1925 到 1927
年的山東軍閥張宗昌卻以貪婪和敲詐勒索著稱。
最“進步的”政策如果不能一直貫徹到地方一級,也沒有多少意義。但
是,軍閥和地方當局之間關係的研究現在才開始,我們關於這個問題的大多
數疑問還沒有得到解答。在大多數省份裡,省長與督軍並行地任職,儘管在
有些情況下兩個職務由同一人擔任。在理論上,省長的職權是管經濟事項、
教育、司法和財務,監督下級官吏。但在事實上省長通常完全從屬於督軍。
既然在這一時期軍隊地位突出,如果軍隊的軍官在地方政權中起重要作
用,如果行政機關的低層和上層一樣變得軍事化了,那是不足為奇的。有跡
① 《張發奎將軍對夏連蔭講述的回憶》,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口頭歷史專案。
① 唐納德?吉林:《軍閥:1911—1949 年在山西省的閻錫山》。
象表明,出現了這種情況。在吳佩孚控制河南的鼎盛時期,1923 年,144 個
地方行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