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運動的當頭棒喝……
我以我眼看來,其後的某些事情,實在也是文化太過受壓,思想太過鬱悶的結果。
商業文化的時代來了。
時尚文化的時代來了。
娛樂文化的時代來了。
我們現當代文化鏈環上斷缺的一環,依然斷缺著……
若問,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乃至下一代的下一代,在商業的時尚的娛樂的文化背景前狂歡之時,誰能告訴我,腳下墊著什麼沒有?倘有,那“東西”的成色是什麼?倘竟沒有,我們又該為我們的下一代做點什麼?怎麼做?
我困惑。
一個國家的當下狀態,所反應的必是它此前五十年來,一百年來,兩百年來乃至更長時期以來的文化的演進過程和趨勢。
我們的文化,端詳它半個多世紀裡的容貌,在人文主義的思想方面是太稀缺了,而要在極其商業的時尚的娛樂的快餐式的文化時代補上這一課,形同亡羊補牢也。
但那也不能不補!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指證中國文化之搖籃
我以我眼回顧歷史,正觀之,側望之,於是,幾乎可以得出一個特別自信的結論——所謂中國文化之相對具體的搖籃,不是中國的別的地方,尤其並不是許多中國人長期以來以為的中國的大都市。不,不是那樣。恰恰相反,它乃是中國的小城和古鎮,那些千百年來在農村和大城市間星羅棋佈的小城和古鎮。
僅以現代史一頁為例,我們所敬重的眾多彪炳史冊的文化人物,都曾在中國的小城和古鎮留下過童年和少年時期成長的身影。小城和古鎮,也都必然地以它們特有的文化底蘊和風土人情濡染過他們。開一列脫口而出的名單,那也委實是氣象大觀。如蔡元培、王國維、魯迅、郭沫若、茅盾、葉聖陶、郁達夫、豐子愷、徐志摩、廢名、蘇曼殊、凌叔華、沈從文、巴金、艾蕪、張天翼、丁玲、蕭紅……
這還沒有包括一向在大學執教的更多的文化人土,如朱自清,聞一多們;而且,也沒有將畫家們、戲劇家們、早期電影先驅者們以及哲學、史學等諸文化學科的學者們加以點數……
我要指出的是——小城和古鎮,不單是他們的出生地,也是他們初期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理念的形成地。看他們後來的文化作為,那初期的烙印都是印得很深的。
小城和古鎮,有德於他們,因而,也便有德於中國之近代的文化。
搖籃者,蓋人之初的夢鄉的所在也。大抵,又都有歌聲相伴,哪怕是愁苦的,也是歌,必不至於會是吼。通常,也不一向是哀哭。
故我以為,“厚德載物”四字,中國之許許多多的小城和古鎮,那也是絕然當之無愧的。它們曾“載”過的不單是物也,更有人也,或曰人物。在他們還沒成人物的時候,給他們以可能成為人物的文化營養。
小城和古鎮的文化,比作家常菜,是極具風味的那一種,大抵加了各種的佐料醃製過的;比作點心,做法往往是絲毫也不馬虎的,程式又往往講究傳統,如糕——很糯口的一種;比作酒,在北方,濃烈,“白乾”是也,在南方,綿醇,自然是米酒了。
小城和古鎮,於地理位置上,即在農村和城市之間,只需年景太平,當然也就大得其益於城鄉兩種文化的滋潤了。大都市何以言為大都市,乃因它們與農村文化的臍帶終於斷了。不斷,便大不起來。既已大,便漸生出它自己必備的文化了。一旦必備了,則往往對農村文化側目而視了。就算也還容納些個,文化姿態上,難免地已優越著了。而農村文化,於是產生自知之前,敬而遠之。小城和古鎮卻不同,它們與農村在地理位置上的距離一般遠不到哪兒去。它們與農村文化始終保持著親和關係。它們並不想剪斷和農村文化之間的臍帶,也不以為鄙薄農村文化是明智之舉。因為它們自己文化的不少部分,千百年來,早已與農村文化膠著在一起,撕扯不開了。正所謂藕斷絲連,用北方話說——“打斷骨頭連著筋”。另一方面,小城和古鎮,是大都市商業的腳爪最先伸向的地方,因為這比伸入到國外去容易得多,便利得多。大都市的商業的腳爪,不太有可能越過阻隔在它和農村之間的小城和古鎮,直接伸向農村並達到獲利之目的。它們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不得不與小城和古鎮發生較密切的關係。有時,甚至不得不對後者表現青睞。於是,它們便也將大都市的某些文明帶給小城和古鎮了。起初是物質的,隨之是文化的。比如小城和古鎮起先也出現留聲機的買賣了,隨之便會有人在唱流行歌曲了。而小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