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廂情願地拔高到了不相適的程度。

我的建議:

論文貴在思想純樸,不刻意貶之,亦不熱衷拔高。兩者都當忌。尤忌追求論題的“語不驚人死不休”。

又:

什麼是主體性?

什麼是人的主體性?

什麼是男人的主體性?

什麼是女人的主體性?

什麼是男人眼裡的女人的主體性?

什麼是女人眼裡的男人的主體性?

什麼是文明的人的主體性?

什麼縣愚昧之人的主體性?

阿Q作為一個人,抑或一點兒沒有自己的主體性?

我們處在一個垃圾概念太多的文化時代,切莫人云亦云,以其昏昏,使人昏昏。自己都說不清道不白的概念,即使別人當成口頭禪說著了,也不必鸚鵡學舌的——請撿那自己清楚的詞來用。自己清楚,別人大抵也就都明白你說的究竟是什麼……

關於某同學作的點評

9月的13日至17日,我在外省市。

行前,郭鵬和付秀瑩兩名研究生同學,將他們在假期裡的習寫作品交給我。一般而言,我並不太輕易用“作品”二字來評說同學們的文稿。這一次,算是鄭重的例外吧。

想到還有幾名同學,曾將他們的習寫文稿在上學期交給過我,便一併攜帶了,共二十餘篇。

在外省市的賓館裡,我一一細讀了,心有所感,有所悅,記錄之。附在他們的作品前,共同刊發於《斯人》,算是對學子大家的一種義務吧。

這麼一來,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