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以前你們怎麼對待我們母女的嗎?如今皇后以怨報德給你們榮華富貴,你們有什麼感想?)
如果會做人呢,當然是承認錯誤,再猛拍一陣馬屁了。可是元慶、惟良這些都是驕傲慣了的二世祖,只覺憤怒,年紀最大的惟良便答道:“幸以功臣子位。”(我們是因為身為太原元戎功臣的親戚而得位,可不是靠皇后。)
按照大唐制度太原元從的子弟的確可以做官,然而他們幾位的超遷卻的確是皇后之意,楊氏見他們如此不識抬舉,不禁大怒,立刻進宮告訴女兒。以武后的性格,報復是常理,寬恕才是特例,哪裡還忍得住!到手的烏紗帽立即飛掉,元慶出為龍州刺史,元爽為濠州刺史,惟良為始州刺史。其中曾直接薄待她們母女的兩個異母兄弟下場比較悲慘,元慶剛到龍州就死了,元爽自濠州又配流振州而死。武后氣是出了,她今日含憤殺人,他日未必不會後悔,只因后妃奪權外戚常是一大助力,假以時日,富貴所誘,未必不能化解。若干年後,已經成為大周朝女皇的武媚頗為立儲所苦,李昭德一句侄兒不如兒子親才會這樣打動她。她雖給了侄兒武承嗣位極人臣的富貴,但也是他的殺父仇人,而武承嗣是為了富貴願意給薛懷義執僮僕禮為其牽馬執轡的人,女皇怎麼有把握把江山給了他之後會仍然對自己畢恭畢敬呢?當然,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顯慶時期武媚仍然安於皇后之位,並沒有想到要搶班奪權了。
不過斥退武氏兄弟一事在當時還是有積極影響的。一般皇后上臺都會提拔自己的本家,昔日王皇后也讓舅父當上了宰相中書令,武后此舉讓高宗意外之餘不禁大感欣慰,因為長孫無忌的緣故,高宗對外戚一直心存戒心,不管是什麼原因,武后斥退外戚都會讓他放心之餘而對妻子多生一重信任。也就是在這年十月,高宗染上風疾,這種病曾經奪走他母親的性命,太宗也為其所苦,看來是一種遺傳病,嚴重時目不能視,在太子年幼、李治對朝臣又不信任的情況之下,便把國事交給妻子代為處理。“上或使皇后決之”,“由是始委以政事”,妻子武皇后由此得以代行部分君權,這也是她正式參政議政之始。
(本節未完待續)
'1'《資治通鑑* 第二百卷》:冬,十月,上初苦鳳眩頭重,目不能視,百司奏事,上或使皇后決之。後性明敏,涉獵文史,處事皆稱旨。由是始委以政事,權與人主侔矣。
明璧mm的那篇文文寫的挺好的,copy過來吧。這是她寫的《李世民身邊的初唐人物》系列,無忌篇的上半部分:
http://。tanghistory。/bbs/dispbbs。asp?boardid=3&star=6&replyid=53577&id=6614&skin=0&page=2
親族篇之四:長孫無忌的武德貞觀時代(上)
在寫這一篇之前,我是猶豫了很久,不知道把無忌哥哥放到“親族篇”裡合適不合適,畢竟人家可不是姓李的…_…|||。如果說因為他是小李的“姻親”,所以勉強可以這樣歸類,那麼小李的“姻親”也太多了,他手裡十幾個弟弟、十幾個妹妹、十幾個兒子、二十幾個女兒嗖嗖嗖地扔得滿天飛,貞觀年代的賢臣名將真的很少有逃過這張“皇親”之網滴^&^。
再如果說,因為無忌跟小李一家感情深厚,“與聞家事”,所以這樣歸類,那其實這種人也不算太少,比如房玄齡,連李承乾當太子時有話不敢跟老爹說都要透過他來轉達,可見其參與皇室家務的程度之深。但我要把房伯伯歸入小李的“親族篇”,估計古往今來所有大儒都要一齊吐血痛哭:55555我們好幾百年才出一個的賢相楷模啊……
那麼到底是為什麼,長孫無忌在我心裡(大概也是在很多人心裡),其“親族”“外戚”的形象總是根深蒂固地遠遠超過“大臣”“宰相”的形象呢?我們現在列舉貞觀名臣,文臣方面通常是房謀杜斷、魏徽王圭,武將則是李靖徐世績秦叔寶程咬金,可事實上很長一段時間裡,那星光燦爛的貞觀群臣超豪華陣容的領隊是人家無忌哥哥也…_…|||。小李即位評功時他就列第一,後來凌煙閣圖畫上他“面團團”的模樣也恭據首位,貞觀末年時期就更別說了。“貞觀之治”二十三年是君臣共同努力的結果,而二十三年前後始終縱貫其中的重臣長孫無忌,真可謂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了,何況人家至少還有修訂律法等政績傳世呢。
要我說,長孫哥哥在貞觀年間的作為被後世忽略淡忘,至少有三個原因:第一當然是他下場不好,蓋棺時為他定論的那些人也就欣欣然省略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