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dreas Cleyer; 1634~1698)也貢獻出許多中文書籍,終於使斐特烈威廉圖書館的中文藏書,達到當時全歐最多,也使米勒的研究,有豐富資料作底。

其實,米勒除*語外,對其他東方語言充其量是半通,卻傾注了畢生心血。他對漢語等象形文字尤其執著,以致有走火入魔之嫌。1667年11月,即他到達柏林的當年,他便發表文章,聲稱自己找到了“中文之鑰”(Cl*is Sinica)。任何人根據這把“鑰匙”,便可輕鬆讀懂漢語,以至德國大學者萊布尼茨(Georg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讀到後,也為之心動,連續寫信向他求教。“中文之鑰”的發明,使米勒在歐洲名聲大震,也從此被譏為“騙子”,一直困擾他的餘生。當時,歐洲已經歷了地理大發現時代,無數傳教士、商人、軍人和探險家循海路到過中國,許多人經長期浸淫,中文根底深厚,尤以利瑪竇為首的耶穌會士為最。他們遍讀經史子集,能以中文著書立說,闡明科學及宗教問題。而晚於他們數十年的米勒,終其一生都未曾踏足中國半步。他的一點中文知識,全靠閉門摸索自學,卻大張旗鼓發明“中文之鑰”,遭有識者詬病,不足為奇。

1685年,米勒因與斐氏存有神學理論分歧,離開了柏林公國。他被責為異端,到處遭受冷眼。而他有關“中文之鑰”的著作,也無人願意資助出版。他的晚年內心充滿怨毒,死前,將手稿付之一炬。這不能不說是一大損失。

《中華帝國觀察》(Andreas Müellerus; Hebdomas Observationum de rebus Sinicis。 Coloniae Brandenburgicae & Berlin: Georgl Schultzl & Rungiana;1674)

本書是米勒的文集,拉丁文,上下兩冊合一,1674年於柏林出版第一版。米勒的研究並無新意,基本上是翻炒前人成果。書中內容包括中國的編年史、《聖經》中有關中國的描述、其後的文學作品中有關中國的描述、門多薩著作中的中國曆代帝王列表、有關人參及其他植物的記錄、馬可·波羅在中國的經過、耶穌會的中文聖歌(含樂譜及拉丁文翻譯)、有關景教碑的評註等。

市場例項

本書展示的一冊《中華帝國觀察》,目前在美國華盛頓州一家古舊書店出售,標價2,750美元。該書為1674年柏林第一版,八開本,精裝,品相完好,封面為大理石紋硬紙板。

第三章 中英首次官方接觸(1)

馬戛爾尼之行與涉華著作的大豐收

十八世紀末,英國與中國已有一定數量的貿易往來,但侷限在廣州一地,又受中國官府嚴格限制,歷經摩擦,難成氣候。英帝國當時為西方第一強國,如日中天,以工商業為立國之本,對國際貿易依賴極強,迫切需要擴大對華貿易,形成新市場和原料來源地。但中國官府視英商為患,一貫限制,終於使英國忍無可忍。英方認為,英國商人無法在中國開啟局面,是因為中國皇帝偏聽地方官員一面之詞,至少是不悉實情,才導致英商處處遭為難。為打破這種僵局,英王喬治三世的政府決定,趁乾隆皇帝壽辰之際,以祝壽為名,派出使團,直接向中國皇帝面陳實情,並同清政府談判,以改善兩國貿易,進而建立正常的外交關係。於是便有了馬戛爾尼勳爵率團出使中國的壯舉。

該使團以馬戛爾尼為大使(Embassidor),斯當東為公使(Minister),中國一般稱其為正使與副使。馬戛爾尼(1737…1806)出生於愛爾蘭,畢業於都柏林的三一學院。1764年,他任遣俄羅斯特使,駐彼得堡三年,回國後任議員。1769年,他回到愛爾蘭,任首席行政長官,離任時,被授予爵士頭銜。1775年,他任加勒比海群島總督,1776年,他被愛爾蘭貴族院封為愛爾蘭男爵。1780年,任孟加拉總督。後來,他對印度總督一職拒而不受,於1786年返英。1792年,他被愛爾蘭貴族院封為愛爾蘭伯爵,同年被委派大英帝國首任赴華使節。1795年,他被英國貴族院封為英國男爵;1796年,任好望角總督,直至因病於1798年辭職。他於1806年病死英國。

馬戛爾尼赴華使團的陣容龐大無比,包括了外交官、青年貴族、學者、醫師、畫家、樂師、技師、士兵、僕役和水手,近七百人。一團人分乘五艘大船,浩浩蕩蕩,經過十個月航行,於1739年7月到